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清穿之公主文 > 第43节(第2页)

第43节(第2页)

到了这天夜里,康熙听说元衿让人给老九老十也送了两个去,只是送到老九那里的那个,把绿猫眼石换成了青铜片。

康熙入睡前安慰自己:元衿这么做就是故意气他,不生气不生气,他若生气她得意。

再比如第三天——

连王熙那个老狐狸进来时,都抬眼瞧了瞧。

康熙生怕他也说什么缺了一角,赶紧给他打住:“王卿家不觉得那风铃吵得很吗?朕就给它取了。”

王熙愣了愣才道:“是吗?臣那日觉得在秋日这东西不错,还在自己书房门口也添置了个。”

这还不算完,到了第四天,苏赫代科尔沁班第亲王进献金秋的贡品,他一瞧见外头的风铃没有了,便抓着御前太监嚷嚷。

“那铃铛都哪去了?”

经过三天的洗礼,太监们已经对这事了然于胸,当即答:“万岁爷亲自取了下来。”

怎么取的,为什么取的,打死也不能说。

苏赫兴高采烈地进了书房对康熙说:“万岁爷,那风铃您不要送我吧,公主就不肯送我!”

“她为什么不肯送你啊?”康熙憋了四天的气总算顺了一点点,“你又这种小女儿家的玩意干什么?”

“这可是公主的心意,奴才怕是永远都不配了。哎,只能等您不要了随手赏我。”

“呵。”

苏赫舔着脸不停地求,蒙古这天送贡品的人来人往好几拨,他偏是不走。

他脑袋和针扎似得疼,元衿这孩子以前看着柔柔弱弱不声不响,这回真闹起脾气来却是十分上头。

连皇太后都说劝不住她,问就是硬憋了口气,再问就是要病过去的样子。

皇太后派了乌嬷嬷来说犟不过这孩子,怕太逆着又生病,马上就孩子生辰了,气坏了多不吉利。

还明里暗里暗示皇帝是有些偏心了,且就算偏心也不该这么让孩子知道。

呵呵呵,感情还是他的错了?

他当即冷了脸嘱咐乌嬷嬷,如果元衿不认错,她最近都不要去马场玩,生辰也别出来闹了。

康熙思来想去,这几日最像话的还是佟舅舅的大孙子舜安彦,他也跟着来过一回清溪书屋,进来时眼神那叫一个淡定,连往那风铃方向抬头的动作都没有。

不愧是舅舅教养的孩子,又懂事又争气。

其他的人,各个都没个安生。

非要给他热情地补两刀。

“苏赫还没走呢?”

送走了一波土默特部的蒙古人后,康熙随口问了问身边人。

太监刚要答话,外头传来了小宫女说话的声音。

康熙竖起耳朵听了听,那声音似乎挺熟悉。

他伸头一瞧,是元衿身边的小宫女好像叫青山?

康熙心里一松,孩子还是得冷一冷训一训,瞧,这不就撑不住派人来道歉了。

他大人有大量,抬手对御前的人说:“去,把五公主的宫女叫进来,看看她怎么给朕道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