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清穿之公主文 > 第111节(第2页)

第111节(第2页)

康熙取过朱笔,在舜安彦的折子上写下准奏及交办,让太监送去理藩院。

“你也收拾收拾,等身子再结实点,去漠北跑些日子吧。朕对那个巴拜什么来着的玩意儿是放不下心的,法王封地一事定要看紧了办,等老法王过身,他的转世灵童一定要呈报四公主、苏赫还有理藩院共同参看,必要的时候送京城来,懂?”

舜安彦知道,藏地老喇嘛死讯被瞒十余年,一朝揭发搞出了个叫仓央嘉措的十多岁灵童给康熙弄出了心里阴影,他如今看那些大漠高原的黄教喇嘛各个都不是东西,若不是两边起火,他这次也不能轻易放过巴拜特穆尔。

舜安彦不作他想,答:“是,奴才抵达归化后,会先去法王驻地。”

康熙:“去法王驻地前,你先去大召寺。”

“大召寺?”

大召寺之名舜安彦小时候听过,那曾经是漠北圣寺,可是当年借噶尔臧之事康熙强削大召寺圣寺之名,据理藩院奏报其寺近年来规模急剧缩小,早已没有往昔的盛况。

“再如何也是曾经的圣寺。”

“万岁爷是担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吗?”

康熙并不直面回答,只敲敲他的肩膀说:“先去看看,然后仿照着在法王新地造点屋子吧。”

元衿今日从三公主府回宫,等着第二天和康熙的御驾一起回宫。

太后还在畅春园,她也就不去宁寿宫居住,转道去了永和宫看德妃。

德妃是她和四哥的亲母妃,穿来这些年,德妃和她说不上亲近也说不上疏离。

这种不近不远里,大部分的原因是德妃有个比她更差的身体。

如今三月里,正是永和宫小院里紫藤开的最好的季节,也是元衿一年四季里最爱去永和宫的时候。

她踏进院子的一瞬间,妹妹七公主元施便举着紫藤花扑了过来,“五姐!看,花开了!”

紫色总有种高贵却不疏离的美丽,元衿接过妹妹的花,揪揪她的小发辫,“我这几天不在,你有没有偷懒?”

“我没有!我抄的字都在屋里,四哥每隔几天就会来查。”

哎,四哥这个盯人狂啊!

元衿哀叹。

七公主元施的身体比元衿更弱些,即使过了十岁也没有去上书房,只是在德妃身边习字念书。

许是元衿大了,十四弟又不服管,听话乖巧的小妹妹元施就成了四哥胤禛最好的教导对象,现如今元衿是一个月都凑不满四哥三句念叨,而元施三天能凑一百句。

可元施脾气好,就是个软绵绵的萌娃娃,和元衿那装蒜的可爱不一样,她是真的又软又萌,天真无邪的眼睛每次都盯着不停唠叨的四哥老实点头,弄得四哥都不好意思叨叨下去。

元衿握住元施的小手,“小七啊,我们没事干别浪费时间听四哥叨叨,找点别的干。”

“可能干什么呢?”元施很少出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每日只有读书习字绣花,要么花开了可以去赏花。”

“等去了畅春园,你多来找找我,姐姐带你玩!”

她们说着,踏进了永和宫正殿,这句正巧落在了德妃耳朵里。

她照旧躺在东稍间的暖炕上,身后堆着五六个苏绣软枕,紫檀螺钿桌几上摆着一碗没喝干净的药,脸色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天生的微笑唇轻轻上扬,自有股病态的风流在。

元衿和元施都像她更多,连四哥的脸庞也大多是遗传了母亲,亲生兄妹里只有十四更像康熙。

这么一对比,元衿不由想到四哥有次暗戳戳念叨,说十四弟是亲兄妹里长得最一般的,必得有旁的出类拔萃才能补上。

“给额娘请安。”

德妃点点对面的位置,让宫女给元衿也取了一堆软枕,仔仔细细叠好后安稳地靠在背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