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井家族显然就是一个贵族,如果往上追溯的话,三井家的历史可能超过了700多年。
在足利幕府时代,他们就已经是日本的贵族阶级之一了。
这么一来七豆渔村的日子反而会稍微好了一点,但是这好一点也仅仅是对比周边渔村的情况而
已。
痛苦是依旧的,难受依旧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七豆鱼村内,还藏着一名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吴
斌。不断的告诉他们什么是阶级苦。
算起来从1950年开始,吴斌已经在日本待了4年了。从刚来日本时,自己的日语还说的结结巴巴
的。到现在他的日语已经是有周边地区的口音了。
即便是当地人仔细听也不会觉得他说的话有什么问题,根本听不出他是一个外国人。
而且长期居住在海边,吴斌的皮肤也变得粗厉黝黑,也越发的像个渔民了。
但他也只是像一个渔民罢了,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是那个赤脚医生。
而在他的日语越发精进的同时,他不仅仅在当赤脚医生,同时他还把七豆鱼村与其上下两个渔村
的乡村老师的责任担负了起来。
在周边村民的支持下他和渔民们一起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木板房,充当小学的教室。
七豆鱼村和周边两个村子的孩童都被他集合起来一起上课教育。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这是一群日本人,却要由一个中国人来教他们日本字怎么写。
除了教这些日本孩子的拼写能力之外。
吴斌的教材,几乎都是他托国内的同志想方设法弄到日本的。
那是一套在1952年李锐监督主持编纂修著全套乡村教材。
因为作为后世人,李锐可是太清楚城乡之间的教育环境差异了,在后世这个鸿沟是很大的。而在
50年代这个鸿沟就更大了。
因为在李锐所在的后世,大多数乡村除了那一些极度闭塞的地方之外。大家至少还是生活的像个
现代人,即便农村和城市有差距,但是大多数农村孩子至少知道什么是电灯,什么是电话,什么是飞
机,什么是火车。虽然可能会有一点落伍,但是在城里的孩子唱了一年的孤勇者之后,农村的孩子晚
上一年也一样在唱孤勇者。
而在50年代的中国则不是如此。主席说的好,建国的时候我们中国还有3亿多的农民生活在16世
纪。他们甚至认为卡车能拉屎肥田。
所以在乡村教材的编撰上,李锐要求所有的编辑人员必须要脚踏实地。并且派了许多人下乡调
研。
因为农村的孩子教育可不仅仅只是教他们会读几篇文章,念几首诗会四则运算就好了。
他们需要一些更实际的东西,能够快速拉近他们和城市孩子差距的东西东。
城市的孩子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农村的孩子在学习墓地里为什么会有鬼火?
城市的孩子在背诵二月春风似剪刀时。农村的孩子在学习怎么形成的鬼压床。
如此等等。给农村孩子的教材,除了教他们识字算术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他们这个社会百科。欣
赏古诗,欣赏文章,这种事情可以放到以后慢慢来,快速而正确地教他们认知这个世界才是最有用
的。
不要书读完了走在墓地里还大叫着鬼火,不要因为自己脑子清醒了,身体还很累,又去找神婆来
给自己驱邪,去驱逐鬼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