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所不及的是分辨率,但是如果特丽陇科技树继续点下去,点出4K分辨率也不是不可行的。
特丽陇之所以退市,并不是因为它的显示不好,而是因为它太重太大成本造价太贵!五十五寸液晶彩电只有十几公斤重,而且还可以超薄。而它却不可能低于一百公斤,而且超厚超大超贵。特丽陇有它的缺点,但是它的这些缺点在五十年代都不算缺点
这台由曙光厂外协加工,加入了大量后世黑科技加工法的五十五寸彩色电视在色彩表现力上达到了七十年代特丽陇彩色电视的水准。
色彩还原和对比度吊打五十年代的所有彩色电视。
同时还把分辨率拉倒了720的级别。在李锐看来这个画面已经很糊了,五十五寸电视别说720,就算是1080在李锐看来也有点糊。
但是在这个年代,720的分辨率已经可以算是纤毫毕现了。
看看现场记者们没见过市面的样子就知道了。
塞宾看着画面里站在山岗上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他忍不住惊叹道:“我甚至能看清它的毛发!”
山风吹拂,东北虎毛发被吹动,万兽之王站在山岗上睥睨天下的气势勃然而发。
BBC和ABC的记者张大了嘴巴,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中国人为了展现技术力,给他们播放了一整段试片。这个试片主要由动物、昆虫、色彩对比强烈的自然风景为主。
在水面上的蜻蜓在荷塘上点起一圈涟漪。
在渤海湾里风高浪急,一艘海船劈波斩浪满载而归。
在夜幕下的城市里,广场灯光下跳着舞唱着歌的市民工人们。
在金秋中,将大地铺成一片金黄的麦田在秋风吹拂下形成一道道麦浪。
在厨房里,伴随着剧烈的光火与油烟,一道道美食从后厨端出。
所有人都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们就那么直直的看着电视画面。
而在场的工作人员已经看过这样的画面了,但是再看一遍他们依旧感到震撼。
因为电视上的画面搭配着大型音响系统给人带来的震撼是超过这个时代的人想象的。
所有记者都沉醉在这些画面里。明明这些画面没有任何故事性,只是单纯的展现电视的分辨率、色彩饱和度、音箱水准等。
但是他们却好像进入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样,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而当试机录像带播放到末尾,画面彻底停住的时候他们才醒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镜花水月般的梦境一般。
而当他们回过神来时才发现房间已经站满了人,原来那些落后他们一步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和媒体代表们也来了。
当画面停住,整个影音室陷入一片沉静,足足安静了三十秒。才有人低低的叹息了一声:“真美啊!”
“是啊,真美啊!我能问一下,这套设备多少钱吗?”
这句话一出,整个影音室瞬间喧闹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