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真的!!! > 57无常(第1页)

57无常(第1页)

离开温瑾后的日子,像一杯喝不完的温水,没味道,也不刺激,只是恒久地保持着同样的温度,足以维持生命,却激不起半点涟漪。

在那架逃离的直升机上,景非昨见到了沈知意。后者递给她新的护照和身份信息,一路把她送到了一个地中海沿岸的小国,是个在地图上都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国家。

海岛的那三个多月里,温瑾只对外宣称自己闭关学习,于是林昕还可以偷偷为自己转移了资产,通过沈知意交还给主人。

景非昨本打算只拿走一小部分,她欠着沈知意太大的人情,想把这些当作报酬。

沈知意拒绝了,她说:帮你并不是只为了你,我也不想看到温瑾彻底在孤岛上失去自我。

景非昨没有再多说什么,靠着这些积蓄,在这处新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她换了个名字,一个足够普通的名字。知道“景非昨”在哪里的,只有沈知意、林昕等寥寥几人,偶有沟通,关心彼此的近况。

小国家的小城市,生活质朴,人口简单;白墙蓝顶,日光慷慨。

新的公寓有一间看得见海的画室,在逃离成功的第一个月里,景非昨几乎不敢出门。她每日最大的活动,便是从卧室踱步到画室,再从画室挪到露台。

因为,在那些见不得光的地下世界里,关于她的“通缉令”一封接着一封,种类越来越多,价码越来越高。

所幸,温氏的触角虽长,但暂时还未能完全覆盖到这个偏隅小国。

景非昨也从最初的一惊一乍,到有惊无险,再到最后的镇定自若。一晃眼,便半年时间过去,她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成功地隐匿了踪迹。

她仍在作画。

从那座岛脱离出来之后,景非昨险些失去的技能又逐渐回来了,或者说,回来了一部分。

画布上依旧是充满想象力的色彩,大胆的构图,技法甚至比以往更加纯熟、老辣,带着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沉稳。

但是,没有了“灵魂”。

有一部分同行对所谓作品“灵魂”的重要性嗤之以鼻,认为只要技术够高超,完全不需要依赖情感或者故事的表达。

景非昨向来不赞成这种说法。足够热爱和了解的人,自然能听出大师演绎和普通奏乐的天壤之别。

不过现在,这种观念反而让景非昨尝到了甜头。她的新作品,竟然得到了一部分市场的追捧。

每每听到评论家们用“空灵”、“超脱”、“去人性化的神性”来形容那些作品时,景非昨只会嗤笑一声。“空灵”嘛,空的灵魂,倒也恰当。

她自己清楚地知道,那不是空灵,是空洞;不是超脱,是抽离。她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完美地复制着一种叫做“风景”或“静物”的东西,却把属于“景非昨”的所有情绪、所有挣扎、所有爱与怕,都留在了那座遥远的海岛上。

景非昨试着找回画里的情绪,却始终不得法,心好像彻底地盲了。

她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自己,麻痹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起码还能画,一切都会慢慢恢复正轨。

想通这点后,生活开始闲适得近乎慵懒。

午后,她会坐在街角的咖啡馆,点一杯不算地道的意式浓缩,却只闻着味道,从不喝完。看着来往的游客,听着陌生的语言,就这么一坐一下午地发呆。

偶尔,在夜晚,她会去住处附近一家清吧。

她总是坐在同一个角落,点一杯度数最低的酒,小口啜饮。出于自我保护,她从不喝醉,清醒是在这个陌生国度最重要的铠甲。

孤身一人、带着疏离感的美丽女子,难免吸引许多前来搭讪的男男女女。

他们用各种语言、各种借口接近,眼神里带着欣赏、好奇或欲望。每一次,景非昨只是抬起眼,用那双平静无波的眸子看着对方,甚至无需多言,便足以让大部分人心生退意,讪讪离开。

唯独有一个女人格外执着。她连续来了一个星期,每次都坐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景非昨。终于在第八天,她端着酒杯走了过来,身体倚在桌边,目光大胆地巡游在景非昨脸上、颈间,最后落回她那双似乎对一切都失去兴致的眼睛。

女人勾起红唇,“要来一杯吗?”

景非昨睫毛一颤,这个搭讪的话语带着熟悉的内容,虽然用的语言不同,但依旧让她心脏一阵抽痛。

她终于抬眸看了这个女人一眼。

金发碧眼,美得很张扬。若是在以前,景非昨会熟练地接收她的好感,并发展成一段可观的“收藏”恋爱。

酒保正好在此时把景非昨点的酒送过来,她接过酒,收回眼神,望着虚空中的某一点,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我已经有酒了。”

“你这一杯,应该叫做果汁。”女人不愿放弃,将手上的酒杯推过去,“不考虑试试烈酒?你看起来可不像这么清心寡欲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