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进京,气氛完全不同。太后亲自在宫门外迎接,态度十分谦和。
"先前皇上年轻气盛,听信谗言,委屈王爷了。"太后说着,竟要行礼赔罪。
傅韶景连忙拦住:"太后言重了。"
新帝登基大典后,傅韶景被任命为摄政王,辅佐幼帝。温瑶也被封为一品诰命,时常受邀入宫。
表面上看,镇北王府权势更盛从前。但温瑶始终觉得不安。
这日,她受邀参加太后举办的茶会。席间,太后状似无意地问:"听说世子已经开蒙了?不知师从何人?"
温瑶谨慎应答:"暂由王府的西席教导。"
"那怎么行?"太后笑道,"世子的老师,该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才是。不如让世子入宫,与皇上一起读书?"
又来了。温瑶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能得太后厚爱,是犬子的福分。只是北境苦寒,妾身担心皇上不适应。"
"无妨。"太后摆手,"皇宫这么大,还怕没有世子住的地方?"
温瑶知道推辞不得,只好谢恩。
回到王府,她立即与傅韶景商议。
"太后这是故技重施。"傅韶景皱眉,"想用承烨来牵制我们。"
"但我们不能抗旨。"温瑶叹息,"好在这次是让承烨与皇上一起读书,明面上是恩宠。"
"暗地里是人质。"傅韶景补充。
夫妻二人相对无言。权力巅峰的滋味,原来如此苦涩。
三日后,承烨被接进宫中。六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临行前对父母说:"爹、娘放心,烨儿会照顾好自己。"
温瑶强忍泪水,为儿子整理衣襟:"在宫中要谨言慎行,好生读书习武。"
"孩儿明白。"承烨郑重地点头,"终有一日,孩儿要像爹一样,守护北境,守护天下百姓。"
傅韶景拍拍儿子的肩:"好孩子。"
送走承烨,傅韶景和温瑶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都觉得心中缺了一块。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温瑶轻声问,"若我们只是寻常百姓。。。"
傅韶景握住她的手:"既在其位,必承其重。为了北境的百姓,我们别无选择。"
这时,明玥跑过来抱住他们的腿:"爹、娘,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温瑶抱起女儿:"很快,等明玥再长大一点,哥哥就回来了。"
她望着皇宫的方向,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如何,她都要守护这个家,守护北境的安宁。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不会退缩。
夜幕降临,王府点起灯火。傅韶景和温瑶并肩站在廊下,看着满天繁星。
"还记得我们成婚那晚吗?"傅韶景忽然问,"你说要与我并肩作战,守护这片土地。"
温瑶微笑:"当然记得。"
"这一路走来,辛苦你了。"
"能与王爷并肩,是妾身的荣幸。"
二人相视一笑,双手紧握。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承烨入宫读书后,镇北王府显得格外冷清。明玥时常抱着哥哥留下的小木剑,坐在门槛上望着宫门方向。温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只能柔声安抚:"等哥哥休沐日就回来了。"
傅韶景身为摄政王,每日天不亮就要入宫议事,常常深夜才归。这日他回府时,眉宇间带着罕见的疲惫。温瑶为他更衣时,发现他朝服袖口有一处不明显的墨渍。
"今日在文华殿,小皇上把墨汁打翻在我身上。"傅韶景揉了揉眉心,"这孩子。。。似乎特别怕我。"
温瑶动作微顿:"可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什么?"
"太后每日亲自教导皇上功课。"傅韶景意味深长地说,"今日议到北境军费时,皇上突然问为何要养这么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