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在70年代当乘务员书包网 > 第179章 入股(第1页)

第179章 入股(第1页)

羊城的自行车很多,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还能看到一款红色的摩托车,能载两三个人,在大马路上突突突的跑。

其实上海在三几年,幸福车厂就已经开始生产摩托车了。叫幸福250。

别看名字有点儿傻批,但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老百姓眼中,这辆红色的摩托车那就是尊贵的象征!

京城目前还很少看到这种摩托车,那毕竟是京城,周围人眼珠子都互相盯着呢,都怕当出头鸟。

羊城可不一样,这边是重点经济区,挨着港口,距离时髦繁华的港城只有一道海峡。圈一画上,那些小商贩就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然后就是满大街的摩托车小汽车。

都说什么万元户如何如何,这才80年,羊城就已经有了无数个万元户。毕竟一辆二百五都要一万多块了,这还得用抢的呢,否则买不到。

但人家低调啊,问就说钱是借的,不是自己的,压根就不想出这个风头。

云穆清带着席于飞走街串巷的去吃当地小吃。

小吃多是以海鲜为主,什么蚵仔煎,海鲜面,海鲜云吞。还有各种小海鲜的烧烤,手臂长的皮皮虾,才要一毛五一只!

因为那些小的,都是几毛钱一斤的,这玩意可真的不太值钱。

还有烤生蚝,又大又肥,一毛钱两个。

这时候的物价真心便宜的令人落泪,当然,基本工资也不高,三十六五毛钱。可别小看这三十多块钱,购买力非常强。要对比的话,比后世三千多块钱都值钱。

席于飞一口气吃了十多个烤生蚝,这些生蚝都是新鲜的,基本野生,毕竟现在海上还没有搞什么养殖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野生两个字衬托,他就是觉得这个生蚝比自己市场里的新鲜美味。

吃完生蚝又干掉一份蚵仔煎,一份虾仁儿鸡蛋肠粉,然后抱着个皮皮虾啃。

大皮皮虾侧面用剪刀剪开,露出里面饱满的肉,吃上一口有满满的幸福感。

吃皮皮虾的时候又溜达到一家摊位前,坐在小矮桌旁边,等着老板给上萝卜牛杂。

其实这种盛况在刮风之前都是存在的,五十年代初期大街小巷又不少小摊贩,卖熟食的卖包子。后来什么大锅饭三年自然灾害,瓜菜代,以及还债导致粮食紧缺,这些摊贩逐渐就消失了。

自己都吃不饱,粮食都买不到,还怎么出摊?

再后来就刮了风,很多人怕受牵连,连家里的蒸屉这种吃饭的家伙事都扔了。

从小摊贩身上能看出来一个城市的生机勃勃,摆摊的人越多,就证明这里政策越好,人们越发的有钱。

别看京城那边市场摊位目前还处在困难户,租不出去的程度。

但在羊城可没有这种担忧,街道划出来的商业区已经人声鼎沸了,里面大多数都是很多厂家的摊位,卖锅碗瓢盆的,卖床单被罩的,卖竹子手工制品的,卖衣服卖鞋的……

还有人在市场门口卖蒸糕,卖鱼丸,卖一些可以拿着吃的小吃零食。

席于飞真想让他们那边街道市场管理过来看看人家这边的情况,就这个热闹劲儿,怎么可能不赚钱?

都说老百姓手里没钱,也不是真没钱啊。如果家里是双职工,没有老人孩子的情况下,每个月能攒四五十!就算有老人孩子,每个月都能攒二三十呢。

一年下来就是好几遍,没地方花,毕竟什么都要票,想花钱都花不出去。

经济开放之后,老百姓开始疯狂购物,有些报复性消费的心理。

云穆清带着席于飞转了一圈,然后才把人带去田新那边。

田新就属于那种听人劝吃饱饭的类型,而且他真的敢做!目前羊城还不允许个人承包地建厂呢,但人家就敢拿出沪市某厂子分厂的介绍信,跟他买衣服的那个厂名字一毛一样。

席于飞都怀疑到底有没有这么个单位,或者是这个单位的人跟新哥他们,到底什么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的厂子开起来了。

俩人为了方便做事,户口都挪到了羊城,并且第一时间在羊城买了房子。

如今羊城那些村子里的破房子几百块可买不到了,动辄就要大几千或者上万,没钱用金条也可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