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和日产这两个东瀛的车企也基本上都是以使用自己的变速箱为主。
大众汽车、奔驰、宝马基本上也是很少使用爱信的变速箱,人家考虑的更多的是采埃孚和南山变速箱。
至于高丽车企,人家也是有自己的变速箱企业,不会从外面采购。
这么一来,爱信基本上就只能做丰田汽车的生意了。
虽然丰田汽车的规模很大,单单是这一个企业的生意就能让爱信成为全球知名的变速箱企业。
但是吉川久人肯定是不甘心单纯的给丰田汽车供货的。
“要跟南山变速箱竞争,就一定要在成本上有足够的优势。”
“否则是很难吸引各个车企改变主意的。”
奥村知道比技术,爱信跟南山变速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至于质量,这么多年来南山变速箱的产品都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不说质量比爱信好,至少是不会更差。
那么剩下能够比较的也就是成本了。
这一点如果是跟欧美企业比起来,爱信肯定还是有优势的。
但是跟作为华夏企业的南山变速箱比起来,就完全不够看了。
在东瀛,一个三十多岁的工人,一年的年薪是可以去到三百多万日元的。
2013年前后,正是日元的价值比较高的时候,一元人民币只能换13日元左右,甚至夸张的时候只能换到12日元。
哪像是后世,1元人民币可以换到20日元,甚至是21日元。
这么一计算,东瀛的工人的年薪就去到了二十多万,接近30万人民币了。
而在华夏,一线工人年薪能够去到10万元的公司,就绝对是业内良心企业了。
甚至在2013年的时候,工人能够拿到七八万的年薪,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人工成本差异大,最终落在零件的加工费和管理费、开发费上,就会有很大的差距了。
甚至这也会导致你购买的原材料、外购件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比华夏高,最终的生产成本比华夏高一截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要降低成本,就只能在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地上修建工厂。”
“以后我们在华夏市场供应的变速箱,就全部在华夏工厂生产。”
“在其他市场供应的变速箱,就尽量在东南亚或者墨国等地生产,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吉川久人被逼着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对于许多东瀛企业来说,全部零件放在东瀛本土生产,然后卖到世界各地去,这是它们最想看到的局面。
这对它们来说,也是最省事的一个局面。
只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这种局面注定是不可持久的。
除非你生产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自己的独到优势,别人不得不一直选择从你那边购买。
否则的话,最终这种不愿意走出国门的企业,一定是没有办法持续发展壮大的。
“原材料、构成件、设备等各种东西,都得全方位的从生产工厂本土采购才能充分的体现成本优势。”
“特别是在华夏,我们得尽可能的跟南山变速箱做到相同的成本水平,甚至是更低的成本才行。”
奥村专门强调了一下华夏市场的情况,这让吉川久人有点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