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动员
凌晨4点17分,超常规应对小组报告提交30分钟后,应急管理部正式下达命令。
命令要求,所有可能受概率云影响的区域以市为单位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全国进入自然灾害一级响应状态。
命令通过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瞬间传达,而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国家机器的齿轮,也开始了全面咬合。
轰然巨响之下,磅礴的动力渗透到这台史无前例的巨大机器的每一个角落。
而首先动起来的,就是最关键的、如同血管一样支撑起这具身体的运输网络。
全国铁路调动中心内,巨大的运行图在AI辅助下开始动态重绘。
无数客运列车被智能引导至备用线或车站暂避,一条条“绿色通道”被瞬间打通。
一列列平时罕见、涂装为“中国应急”的专列,拉着满载的平板车厢,从分布在全国的七大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呼啸而出,驶向预警区域。
站台上,现场指挥员手持对讲机观察着列车出战情况,而在他的身边,巨大的集装箱里装载的是一系列模块化的组件。
从野战医院,到大功率发电方舱。
从制式避难所板材,到应急炊事设备。
在这个站台上,他们将要运输的并不是简单的“应急救灾物资”。
准确地说,他们正在搬运的,是一座“小型城市”。
在灾难来临的瞬间,这十多列列车所装载的设备,可以瞬间让一座被夷为平地的小型城镇恢复基本功能。
——
而这,还仅仅是这一轮紧急吊运的冰山一角。
当现场指挥员的再次看向调度中心的运行态势图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以万计的货运列车正在沿着庞大的铁路系统穿行。
如同携带着营养的血液,它们向着灾难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奔赴而去。
在一切还未发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
而在各地的铁路站,同样是紧急动员起来的军方运输车队已经第一批抵达。
他们将承担从铁路网络运输到公路网络运输的区间责任,负责将堆积在火车站的物资转运到预定的临时存放地。
——
在国内46处潜在灾区、以及3处潜在重灾区中,并不是每一座周边城市都有承载和存放物资的能力和场地。
所以,在他们身后,大量工程机械也已经进场。
场地开辟、硬化、顶棚搭建。
当第一批物资到达时,这片场地也应该准备就绪。
操作着四足履带式挖掘机的工人挥汗如雨,他的操作台上还架着手机。
那本来是他用来刷短视频打发重复操作时无聊时间的利器,但现在,他却根本顾不上多看一眼。
只有手机里传来的声音,在提醒着他这一次的任务有多紧急。
“各位居民请注意,接国家应急部紧急通知,我市可能于五小时四十五分钟后,发生高强度‘重力异常’灾害。
请所有人保持镇定,立即通过手机导航APP查看官方推送的疏散路线,前往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
重复,请保持秩序,听从指挥……”
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