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城,车子停下,买了些香纸蜡烛。
姑父心细,还多买了一把新的镰刀。
山上容易长草,有镰刀可以割一下草。
赵子旻看着我们这个小县城,从县城到村里的路上,久久无言。
“阿旻,你发啥呆?”姑父笑问。
“坤叔,我们那的人都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粤东。
他们都以为,粤省都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处处都跟羊城、朋城一样的繁华。
没来过的人哪里知道,粤省很多地方,跟我们内陆城市是一样的。
繁华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阿旻讲的是,我们鹅城这个城市,算得上二线,但是下面县城,经济水平真的很一般。
尤其是县城农村的生活,还很艰苦。
这里人多,地少,靠种地是吃不饱的。
很多人还要搞副业。
比如上山砍树,下河捞鱼,这都是副业。
现在树不能随便砍了,鱼也不能随便抓了,很多壮劳力,就去大城市打工了。
青壮劳力离开村子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心里生出想在外面扎根的想法,想为后代提供刚好的教育条件。
于是,不少人就把毕生积蓄,投在了城市里。
在村里盖房的人少了,老房子破败之后没人修,看到的是一片沉寂和破败的景象。
忠祥伯已经在村口等着了,身上是一件灰色的衬衣,墨黑色的西裤,脚踩大头皮鞋。
一身行头,都是全新的,显得跟村子格格不入。
远远的,忠祥伯和伯母,就朝我们的车子挥手。
车子停下,我下车。
“回来了远山,好久不见了,你瘦了,侄儿。”
“阿伯,您倒是越来越年轻了,伯母好。”
跟两人打过招呼后,陈双的父亲陈忠祥,开车走在最前面。
一行人从村口,往少山坡去。
爷爷和姑姑的墓地,就在那小山坡上头。
村口到小山坡的路,本是泥土机耕路,后面陈忠祥调动资源,新修一条水泥路,直通小山坡脚下。
为了堵住大家的嘴,他特意延伸了道路,把路一直修到废弃小学门口,然后拐弯修到了大山林场脚下。
是个大工程,其实没啥必要。
他主要是为了我们回家扫墓方便,借口为了大家而已。
来到阿公和姑姑墓地前,众人脸色沉重起来。
姑父看看看手里镰刀,丢在了一边:“我还以为会有草呢。”
忠祥伯浅露笑容:“阿坤你这玩意纯属多余,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