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妃有孕一事,不过一日的功夫便已经传遍禁中。
宫人们和太医们踏破了贵妃宫中的门槛,宣庆帝当日便解了贵妃的禁足,并恢复贵妃宫中一切用度。
皇帝丧子之痛刚过,复朝没有几日,朝臣们刚刚根据皇帝的意思拟定好了新东宫属官名单,后宫有喜的消息便接踵而至。
那这大封东宫的圣旨,宣还是不宣?
若裴妃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太子必废。
可这孩子还在肚子里呢。
皇帝这些年子嗣艰难,莫说是滑胎落胎的,便是出生之后夭折的都不止一个——刚病逝的前太子、六皇子,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万一到时候真出了什么意外,现在这位东宫被废了又被复立了,那此时此刻落井下石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而且这孩子……当真来得是有些太巧了。
阁臣们各个都是滑不留手的泥鳅,没人想成为风雨飘摇里独行出海的扁舟。
于是这圣旨既没撤,也没宣,就这么压在内阁里。
文武百官各有心思,王侯宗室虎狼窥伺,后宫更是一团乱麻。
热闹都去了裴妃那里,沈持意的临华殿终于清净了一日。
先前因为沈持意选师选了裴相,不少裴相门生为了体面也来寻他,如今也没来了。
若是别的嫔妃有孕,这些人说不得还想着雪中送炭试试看——毕竟别的嫔妃有孕,不论是沈持意还是裴妃都不会好过。
可正好有孕的是裴妃,那和裴相有关的人自然闭口不言,继续观望。
前些时日络绎不绝的拜帖消停了些,反倒是小楼大人的信笺在冷清之际孤孤单单送抵东宫。
那人用着算不上昂贵也毫无特点的兰花笺,浓墨细锋,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一整页问安东宫的骈词。
好似在兵荒马乱东宫自危之时,唯有这位人尽皆知的君子不被局势所驱,还想着安抚沈持意这个被过继到皇后膝下的族弟。
沈持意捧着兰花笺,细细端详了一会。
字字句句温抚人心,走笔如清风明月,看得人心旷神怡。
都说字如其人,可楼大人的字当真瞧不出一点冷心冷清来。
虚伪。
但裴妃有孕,沈持意心情好,看着主角大人送来的虚伪问候,也能看出点锦上添花的意味,越看越顺眼。
他转念一想,当日在榷城走得匆忙,想着一刀两断,只穿走了木兄的玄氅。
他担心“木兄”日后还需要用到白玉龙环,定情时给他的锦袋也没带走。
他还真没什么楼轻霜的物件。
太子殿下双眸轻转,左顾右盼,确认殿中的宫人们都在低着头忙活,无人注意自己。
他这才鬼鬼祟祟把楼大人写的兰花笺折起来,塞进腰间的锦袋里,同那四不像的木沉雪木雕挤在一处。
他拍了拍木雕和折起来的信笺。
走的时候带你们一起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