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明修真录 > 第十八章 宝贵之物(第1页)

第十八章 宝贵之物(第1页)

第十八章宝贵之物?

暖阁内,崇祯听完骆养性的禀报,脸上并无多少意外之色。

在前前世历史上,当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国库空虚到极点;

原主崇祯放下帝王尊严,泣血哀求勋戚、宦官、百官“助饷”时,这位好国丈周奎,先是演技精湛地哭诉家无余财;

在周皇后变卖首饰凑得五千两给他做表率后,他竟还暗中克扣两千两,只极不情愿地“捐”出了三千两,企图蒙混过关。

讽刺的是,待李自成攻破北京,对其府邸进行“拷饷”时,却轻而易举从他家中,搜刮出了现银五十三万两之巨!

这还不包括那些难以估价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田产地契。

总资产百万两绝不算少。

“呵。”

崇祯帝发出一声意味难明的冷笑,隔着门扉问外边的骆养性:

“你执掌锦衣卫,耳目遍布京城,可知朕这位好国丈,如今有多少家底?”

骆养性身体不易察觉地一僵,显是遇上了难题。

只因周奎毕竟是国丈,属于皇亲国戚。

若无明确旨意,锦衣卫深入调查皇后生父,是极为犯忌之事。

而且,周奎此人看似庸碌,实则精明,家产隐匿极深多有通过代理人、白手套经营的产业,明面上的账目做得干干净净,锦衣卫难以完全查清。

最重要的一点是,骆养性自己屁股也不干净。

在大明的官场环境下,他亦有类似的生财之道。

若在此事上表现得过于“明察秋毫”,难保不会引火烧身,被皇帝顺势查问。

电光石火间,骆养性选择了稳妥的回答:

“臣愚钝,探查不周,嘉定伯家资,实不知其详。”

崇祯灵识敏锐,如何察觉不到门外人瞬间的情绪凝滞?

他并未点破,只是用陈述事实的平淡口吻,缓缓道:

“你不知道?那朕告诉你。”

“若按原本轨迹,不出十五年,闯贼便能从他府中,拷掠出现银五十三万两。

“其总资产,折合白银,当在百万两上下。”

他顿了顿,补充道:

“当然,如今才是崇祯二年,他或许还没攒到那么多,想来也相差不远。”

崇祯也不解释何为闯贼,只随意地一拂袖袍。

无形力量涌出,紧闭的门扉被凭空撞开,恰好将门外骆养性那满脸惊骇、嘴巴微张的愕然表情暴露无遗。

骆养性慌忙低下头,心脏狂跳,几乎要冲出胸腔。

‘不出十五年……可是指崇祯十七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