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推卸责任的点。
又恰好引向另一个证据暂时无法覆盖的薄弱环节。
这种互相撕咬却又互相掩护的攻防策略,不仅让双方的责任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更硬生生地将整个案件的进展拖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泥潭——动一下都溅一身泥。
却难以找到着力点向前推进。
林维泉的“不知情”**得冠冕堂皇,曲倏的“授意行事”也演绎得煞有介事。
“这两个人,”江昭阳放下最后一份材料,声音低沉而严肃,“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有没有可能找到分化瓦解的可能?”他抛出了一个策略性的思路。
赵珊闻言,再次摇头,表情甚至比刚才更为凝重。“江常委,这个点我们早就想到了。”
“专案组前期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去调查梳理两人的关系史、日常交往,甚至动用了社会关系网格分析。”
“然而,结果很诡异,”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他们的关系非常特殊。”
“表面上看,他们是紧密绑定的,利益盘根错节。”
“但深入挖掘下去,发现两人之间始终弥漫着一种微妙的互相猜忌和提防。”
“这种既高度合作又互相戒备的心态,在这次被收押后达到了极致——互相推诿责任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赵珊翻开一份特殊的分析报告。
“但更奇怪的是……”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脸上带着困惑和警惕,“在某些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点上,他们两人的供词,会出奇地一致!”
“措辞、逻辑、甚至强调的细节重点,都高度相似。”
“默契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仿佛……仿佛排练好了的双簧!”
“排练?”江昭阳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沿着脊柱蔓延开来,“‘仿佛’什么?”
“仿佛事先商量过一样。”赵珊几乎是耳语般说出了这个可怕的猜测,室内温暖的灯光似乎都暗了几分。“但这绝不可能!”
“我们完全确认,从收押隔离的第一时间起,他们就被分别关押在不同楼层的、彼此完全物理隔绝的单人监舍。”
“接触的只有我们安排的审讯人员和特定的看守。”
“监舍内有最严格的电子屏蔽和信号干扰,生活物品也经过了严格检查过滤。”
“我们仔细复核了整个隔离期间的监控记录和看守排班,绝无串供的可能!”
她强调着,但眼神中的疑虑并未消除。
江昭阳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指节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着,发出低沉而规律的笃笃声。
赵珊的分析如一道刺目的闪电,照亮了案件深处潜藏的可怕暗影。这“默契”的供词指向两种可能:其一,存在一个极其隐秘、极其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
“如鬼魅般渗透了基地严密的防护网,在黑暗中为这两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其二,这种“默契”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