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笔趣阁 > 第247节(第3页)

第247节(第3页)

皇帝不再去想。

只当弘儿是一直在东宫被学士环绕,一路走的太顺当,才养成了这样过于端方仁厚的性子。

那只要自己以后多加磨练教导就好了。

“媚娘,朕之前在弘儿跟前,还是父亲多于父皇。”皇帝沉声道:“但之后,朕在弘儿,不,在太子面前会更像一个皇帝。”

皇帝天威难测,太子就要学着在做君前先做臣。

轻轻叹了口气后,皇帝又补了一句:“但弘儿这孩子心思细致,朕若是严苛了,只怕他会忧惧多虑。媚娘你素日多劝着他些。”

媚娘点头。

而决定对儿子改变教育方法的李治,忽然想起了一事:父皇当年对大哥要求与诸皇子不同,少有慈父之情态,想必也有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是皇帝与太子的位置,让父子永不可能是单纯的父子。

皇帝闭上了眼睛养神:他此刻,是真的很想跟大哥再好好聊一聊。

尚书省都堂。

又是一年贡举。

进士科、明经科等科考一如往年一般,举子各自在考场答题。诸多屋舍内鸦鹊无声,只有巡回监察考场的官员偶然响起的脚步声。

唯有最东侧一间单独屋舍,里面传出人声。

礼部尚书许圉师,亦是今年的总考官‘知贡举’,坐在上首。

此时正对着左手旁第一人笑道:“姜侍郎向善识人。之前圣驾巡幸并州,我并未跟去。但之后也曾听闻姜侍郎在当地才子宴上,见了齐州长史王福畤之子,其子年不过十岁却才华横溢,姜侍郎赞他是王家之宝树?”

姜沃莞尔道:“竟然传到许尚书这里来了?”

许圉师颔首:“有此赞誉,王家自然恨不得天下皆知。”然后又对着手里童子科的名单道:“可惜今岁未至。”

两人闲谈毕,便有胥吏将二十来个十岁左右的童子引进来。

每人于单人桌前立好。

知贡举面前的案上,放着《诗》《书》《礼记》等九经。但童子科贡举,《论语》和《孝经》是最紧要的。

许圉师现场随手翻了三篇论语,三篇孝经,令童子们默写。

又对姜沃道:“姜侍郎也来翻几篇。”

姜沃就上前,从《诗经》和《春秋》里随手翻了两篇。

之后看着堂中刻漏。

足足十篇文章要默写,又是在考场上,还得注意书法字迹,估计等他们默完,怎么也得一个多时辰了。

之后还要考‘解经义’。

确实得是早慧的天才儿童,才能经得住这个考法。

童子们自各个屏气敛声,开始落笔。

姜沃坐在原处,只是以不易为人察觉的目光,多看了片刻杨炯。

心中多有终于见到‘全图鉴’的满足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