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曹操发布讨董诏书的消息传来时,各个诸侯的反应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在幽州,公孙瓒接到了诏书。
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眉头紧锁。
公孙瓒虽然自负,但他清楚董卓的实力,也明白讨董之事的重要性。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诏书放在桌上,召集了谋士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公孙瓒决定响应诏书,出兵讨董,同时也趁机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
在荆州,刘表手中拿着诏书,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他深知自已实力不足,无法与董卓抗衡,但又不愿得罪天下诸侯,在反复权衡之后,刘表决定按兵不动,但同时为联军送一些粮草,以免背负骂名。
而在益州,刘璋正在花园中赏花。
他的谋士张松急匆匆地赶来,将诏书递给了他。
刘璋接过诏书,看了一眼,便笑了起来。
他对张松说:“曹操此举,不过是为了扩大自已的名望,我们何须当真?我们只需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便是。”
张松虽然觉得不妥,但也不敢违抗刘璋的命令。
在江东,孙坚正在训练场上观看士兵们的操练。
他手持大刀,英姿勃发。
当使者将诏书呈上时,孙坚并没有立即阅读,而是先询问了使者的来意。
使者详细介绍了曹操讨董的目的和计划。
听完之后,孙坚哈哈大笑,说:“曹孟德真乃忠义也,他既然能发出这讨董诏书,必定是有了万全之策。我们江东岂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于是,孙坚立即下令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与此同时,在冀州渤海,袁绍接到了诏书。
他心中矛盾重重,既想借此机会扩张势力,又担心此番事情是否顺利,最终会危及自已的安全。
在反复权衡之后,袁绍决定不错过这个扩大名望,扩张势力的机会!下令回信赴盟!
之后袁绍的兄弟袁术、冀州韩馥、豫州孔秞、兖州刘岱、河内王匡、陈留张邈、山阳袁遗、济北相鲍信等诸侯,纷纷响应!
但是还有很多人都按兵不动,隔岸观火!
在这乱世之中,诸侯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和野心。
而曹操发布的这封讨董诏书,无疑为这乱世之中又增添了一份波澜。
随着消息的传播,各诸侯的反应逐渐汇聚成一股股暗流涌动的力量。
在这股力量之下,天下大势似乎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而曹操,正站在这股力量的中心,静静地观察着诸侯们的动向,心中早已有了自已的打算。
在渤海的袁绍则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战工作。
他深知讨董之战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已凭借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此次联盟中,名望可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