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刘子洋是谁 > 第46章 创想村的创造活力枯竭(第2页)

第46章 创想村的创造活力枯竭(第2页)

趁着滞创者被光芒束缚的瞬间,赵虎的激光束终于切开了金属核心。核心碎裂的瞬间,发出一声清脆的爆裂声,化作无数灰黑色的光点消散在空气中,像被风吹散的尘埃。创艺堂内的滞创雾迅速退去,被撕碎的发明图纸旁,有人开始重新绘制;被摔碎的模型边,有人开始捡拾碎片,试图拼接;那个阻止年轻人试验新种植方法的长辈,帮年轻人整理了试验田的边界,说“注意观察,有问题告诉我”;骂工匠是疯子的人,向工匠道歉,说“你那个改良的农具,能不能给我看看”。

滞创者看着逐渐恢复的创造活力,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身体化作一缕黑烟,撞破创艺堂的窗户逃向远方。“他跑了,但‘滞创雾’的残留至少需要72小时才能完全消散。”赵虎跑到窗边,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村内的创造活力虽然在回升,但很多人还是对创新心存顾虑,像刚从守旧的壳里出来,还不适应改变。”

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创饼,饼上用芝麻镶嵌的“创”字虽然有些模糊,却透着股灵动的意味。“没关系。”他将一块饼递给一个还在犹豫的村民,“创造活力就像火苗,只要还有一点火星,就能重新燃起熊熊大火。只要有人先画出一张新的设计图,有人先做出一个小的改良,有人先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就像先点燃一根火柴,慢慢就能重新激发全村的创造热情——这种‘复创效应’,是对抗创造活力枯竭的最强力量。”

宋悦薇的检测仪显示,创想村的“创造活力指数”开始缓慢回升,从1%升到了9%,虽然离正常的90%还有很大差距,但上升的趋势很稳定。“滞创核心被摧毁后,创造枯竭波的强度下降了98%,但已经造成的思维僵化需要时间修复。”她调出一组村民的行为画面,“你看,已经有人开始在创新墙上重新张贴图纸了,虽然还在嘀咕‘不知道行不行’,但至少愿意尝试了。”

苏清颜把剩下的忆创汤分给村里的村民,饮过汤的人,脸上的嘲讽渐渐褪去,有人开始帮助工匠完善改良农具,说“这里或许可以再改改”;有人把孩子捏的泥巴花样摆在桌上,说“挺有想法的”;那个打孩子的父亲,和孩子一起用泥巴捏出了一个新的动物造型,说“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像”。

刘子洋站在创艺堂的门口,看着创想村的村民们开始重新拿起工具和画笔,听着镇内逐渐响起的讨论声和创意碰撞的火花,感受着空气中重新弥漫的创造活力和奇思妙想。他知道,滞创者虽然被击退,但熵组织的破坏从未停止。他们破坏诚信根基,是为了让人失去信任;破坏互助精神,是为了让人孤立无援;破坏创造活力,是为了让人停滞不前,最终在守旧中被时代淘汰——这些看似不同的手段,都在试图将人类文明拖入僵化、守旧、无法进步的深渊,让世界变成一片没有创新、没有变化、最终腐朽的荒原。

夜风穿过创艺堂的窗户,带来村内创想泉的清甜和泥土的气息。刘子洋低头看着手里的青铜灯碎片,上面的“创”字虽然还有些模糊,却已经能看出笔画的灵动。他把碎片交给赶来的老村长创伯,“重新打磨一下,它还能照亮创造的路。”

创伯接过碎片,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住了整个村的灵魂。“我会的。”他的声音带着沙哑,却透着一股久违的兴奋,“我要重新编写《创想录》,从最简单的小发明、小创意开始,一条一条地记,一件一件地画,让后生们看着——创造不是瞎折腾,是智慧;创新不是浪费,是进步;奇思妙想不是空想,是我们创想村人活下去的动力。就算创造活力被枯竭过,也能重新迸发;就算曾经守旧过,也能重新学会创新。”

创想村的第一缕晨光,照在重新整理好的创艺堂里。几个早起的村民正在粘贴被撕碎的发明图纸,有人小心翼翼地用胶水拼接“创想碑”的碎片,动作虽然缓慢,却异常认真。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碑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晕,像一颗被重新唤醒的创造之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子洋走到村口的启智桥前,看着村民们正在清理灵感泉里的沙土,一个孩子拿着画笔,在桥栏上画了一个奇形怪状的飞行器,旁边写着“我想飞”,虽然稚嫩,却透着股灵动。宋悦薇的全息影像调出创想村的“创造活力指数”曲线,曲线从最低点的1%缓慢回升到了15%,虽然依旧陡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上升趋势。

“老板,检测到滞创者留下的异常信号。”宋悦薇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他在逃跑前,向熵组织发送了一组数据,似乎在定位……全球所有的‘创造锚点’——那些支撑着人类创造活力的科研机构、艺术院校、创新企业、创意社区。”

赵虎放下手里的工具,脸色凝重:“他想让全人类都失去创造活力?”

“不止。”刘子洋看着那个画画的孩子,“他刚才说的‘最佳生存状态’,不是指安稳,而是指通过让人类彻底失去创造,在守旧中停滞不前,最终被自然或更先进的文明淘汰。没有了创造,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应对挑战的能力;没有了奇思妙想,人类就会在僵化中走向灭亡。这才是熵组织真正的目的:让人类在守旧的泥潭里,失去所有改变的可能,最终腐朽。”

苏清颜把一块忆创饼递给那个画画的孩子,孩子咬了一口,指着远处正在试验新种植方法的年轻人说“他在试新办法呢”。孩子的父亲听到这话,突然加快了清理沙土的速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刘子洋看着这一幕,握紧了手中的青铜灯碎片。“创造是人类进步的引擎,创新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奇思妙想是未来的曙光。只要还有人愿意思考,愿意尝试,愿意创造,熵组织的阴谋就永远不会得逞。”他转身走向创艺堂外,“我们守护的不只是一个村、一座堂,更是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和由此构建的进步文明。”

村里的广播开始播放《创想村之歌》,欢快的歌声在街巷间回荡:“创想村,爱创造,奇思妙想真不少;你一言,我一语,创新火花四处跳;不怕难,不怕笑,敢想敢做最重要……”随着歌声响起,更多的村民走出家门,加入到激发创意、动手创造的队伍中。有人在创艺堂前设立了“创意角”,有人把自己的发明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有人组织了“创新小组”,定期交流创意,动手实践。

夜幕降临,创艺堂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那是创伯带着老工匠们在连夜修订《创想录》,绘制新的发明图纸。村道上,路灯按时亮起,照亮了晚归的村民们,他们有的拿着新的设计图,有的带着试验成功的小发明,有的讨论着新的创意,脸上带着疲惫,却眼神明亮,充满了创造的热情。

刘子洋站在村口的启智桥旁,看着创想村的灯光一盏盏亮起,腰间的青铜徽章微微发烫。他知道,熵组织的下一次攻击随时可能到来,他们会用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来摧毁人类的文明根基。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创造,愿意创新,愿意守护这份改变世界的勇气,这场战斗就永远不会结束。

夜风穿过创想村的街巷,带来创想泉的清甜和泥土的芬芳。远处的创艺堂里,传来了村民们讨论创意的欢声笑语,虽然还有些稚嫩,却异常动人,像一首赞美创造的歌谣,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战斗,还在继续。但希望,也从未熄灭。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