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乱典者被光芒束缚的瞬间,赵虎的激光束终于切开了金属核心。核心碎裂的瞬间,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化作无数灰黑色的光点消散在空气中。典则堂内的乱典雾迅速退去,被撕毁的规则条文残片在地上微微颤动,似乎想要重新拼接;被砸烂的“镇典钟”钟体发出微弱的嗡鸣;“规矩碑”的碎片在地上排列出模糊的轮廓,像是在诉说规则的重要。
乱典者看着逐渐恢复的规则秩序,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身体化作一缕黑烟,撞破典则堂的窗户逃向远方。“他跑了,但‘乱典雾’的残留至少需要72小时才能完全消散。”赵虎跑到窗边,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镇内的规则意识虽然在回升,但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想违规,像刚从混乱中醒来,还不太适应守规矩。”
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典饼,饼上用芝麻镶嵌的“典”字虽然有些模糊,却透着股庄严。“没关系。”他将一块饼递给一个还在挠头的镇民,“规则意识就像习惯,坏的习惯养成容易,好的习惯需要慢慢培养。只要有人先遵守规则,有人先维护秩序,有人先制止违规行为,就像先画下第一条斑马线,慢慢就能重新建立起整个秩序——这种‘复典效应’,是对抗规则秩序崩解的最强力量。”
宋悦薇的检测仪显示,典则镇的“规则遵守度”开始缓慢回升,从1%升到了9%,虽然离正常的90%还有很大差距,但上升的趋势很稳定。“乱典核心被摧毁后,规则崩解波的强度下降了98%,但已经造成的秩序混乱需要时间修复。”她调出一组镇民的行为画面,“你看,已经有人开始主动清理街道上的垃圾了,虽然嘴里还在念叨‘真麻烦’,但手上的动作却很认真。”
苏清颜把剩下的忆典汤分给镇内的镇民,喝了汤的人,脸上的迷茫渐渐褪去,有人把车倒回了停止线后,等待绿灯;有人把偷来的东西还了回去,红着脸道歉;那个纵容孩子偷窃的母亲,拉着孩子的手,向保安认了错,还让孩子保证“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
刘子洋站在典则堂的门口,看着典则镇的街道逐渐恢复秩序,听着镇内逐渐清晰的“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感受着空气中重新弥漫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他知道,乱典者虽然被击退,但熵组织的破坏从未停止。他们破坏利他精神,是为了让人失去集体温暖;破坏沟通理解,是为了让人失去心灵连接;破坏规则秩序,是为了让人失去社会根基——这些看似不同的手段,都在试图将人类文明拖入混乱、无序、弱肉强食的原始状态,让世界变成一片没有规则、没有秩序、没有安全的丛林。
夜风穿过典则堂的窗户,带来镇口松树的清香。刘子洋低头看着手里的青铜灯碎片,上面的“规”字虽然还有些模糊,却已经能看出笔画的严谨。他把碎片交给赶来的老典史则伯,“重新打磨一下,它还能照亮规则的路。”
则伯接过碎片,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住了整个镇的灵魂。“我会的。”他的声音带着沙哑,却透着一股久违的坚定,“我要重新编写《典则录》,从最简单的‘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开始,一条一条地写,让后生们看着——规则不是束缚,是保护;守矩不是懦弱,是智慧;秩序不是麻烦,是安宁。就算规则意识被崩解过,也能重新建立;就算秩序被破坏过,也能重新恢复。”
典则镇的第一缕晨光,照在重新整理好的典则堂里。几个早起的镇民正在擦拭“规则墙”上的涂鸦,有人小心翼翼地用胶水粘贴“规矩碑”的碎片,动作虽然缓慢,却异常认真。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碑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晕,像一颗被重新唤醒的规则之心。
刘子洋走到镇口的典则牌坊前,看着镇民们正在用水泥修补被损坏的牌坊,一个孩子拿着小刷子,认真地给“规行矩步”四个字描红,虽然笔画稚嫩,却透着一股郑重。宋悦薇的全息影像调出典则镇的“规则遵守度”曲线,曲线从最低点的1%缓慢回升到了14%,虽然依旧陡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上升趋势。
“老板,检测到乱典者留下的异常信号。”宋悦薇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他在逃跑前,向熵组织发送了一组数据,似乎在定位……全球所有的‘规则锚点’——那些支撑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法律体系、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虎放下手里的工具,脸色凝重:“他想让全人类都陷入无规则的混乱?”
“不止。”刘子洋看着那个描红的孩子,“他刚才说的‘真正的自由’,不是指规则内的自由,而是指通过摧毁所有规则,让人类社会失去协作的基础,在无尽的内耗和冲突中自我毁灭。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公平竞争;没有了秩序,就没有了效率;没有了对法律的敬畏,就没有了正义。这才是熵组织真正的目的:让文明在混乱中消亡。”
苏清颜把一块忆典饼递给那个描红的孩子,孩子咬了一口,指着远处正在排队买早点的人们说“爷爷说,排队才快,不挤”。孩子的父亲听到这话,突然加快了修补牌坊的速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刘子洋看着这一幕,握紧了手中的青铜灯碎片。“规则是文明的骨架,秩序是社会的血脉,法律是正义的天平。只要还有人愿意遵守规则,愿意维护秩序,愿意守护公平正义,熵组织的阴谋就永远不会得逞。”他转身走向典则堂外,“我们守护的不只是一条条冰冷的规则,更是规则背后的文明、秩序和人性的尊严。”
镇内的广播开始播放《典则镇规则歌》,朴实的歌声在街巷间回荡:“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要记清;不插队,不抢行,公共秩序要遵守;爱公物,讲文明,典则镇里好风景……”随着歌声响起,更多的镇民走出家门,加入到维护秩序的队伍中。有人在路口当起了志愿者,引导交通;有人在市场里监督违规行为;有人把重新修订的乡规民约抄写在墙上,供大家学习。
夜幕降临,典则堂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那是则伯带着老人们在连夜修订《典则录》。镇道上,路灯按时亮起,照亮了晚归的镇民们,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互相提醒着“慢点开”“注意安全”,街道上的秩序井然,让人感到安心。
刘子洋站在镇口的松树旁,看着典则镇的灯光一盏盏亮起,腰间的青铜徽章微微发烫。他知道,熵组织的下一次攻击随时可能到来,他们会用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来摧毁人类的文明根基。但只要还有人愿意遵守规则,愿意维护秩序,愿意守护这份文明的骨架,这场战斗就永远不会结束。
夜风穿过典则镇的街巷,带来松针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远处的典则堂里,传来了老人们诵读规则的声音,虽然还有些生涩,却异常坚定,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战斗,还在继续。但希望,也从未熄灭。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