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堂里指了指:“那里面有个‘断脉石’,能放大人心底的‘留一手’和‘不愿学’,本来只是有点私心,被它这么一放大,就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多痛快。”
苏清颜往堂里看了看,只见堂屋正中的供桌上,放着个黑乎乎的石头,石头周围散落着不少断了的篾条,断承雾就是从石头里冒出来的。“你知道这守艺堂对村里人有多重要吗?以前每年开春,全村的竹匠都来这儿祭拜祖师,老师傅给新徒弟发劈刀,说‘这刀握在手里,就得对得起祖师,对得起手艺’,新徒弟要磕头,说‘一定把手艺学好,传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下去?”断承者嗤笑一声,“传下去有啥用?徒子徒孙多了,分走的利益就多了,还不如自己捂着,当个独门绝技,赚独一份的钱。年轻人也机灵,知道老东西不值钱,学那些没用的干啥,不如搞点新鲜的,来钱快。”他往刘子洋面前走了两步,“你看你,整天东奔西跑,管这些破事,不累吗?不如跟我似的,断了念想,落得清闲。”
刘子洋的青铜徽章突然亮了起来,橙红色的光冲开了周围的断承雾,形成一个温暖的光圈。“清闲?你所谓的清闲,就是让老祖宗的手艺烂在地里,让后人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照片?让村里的孩子以后连劈篾都不会,只能等着饿死?”
“饿死?”断承者摊了摊手,“饿不死,现在有外卖,有工厂,谁还靠手艺吃饭。那些老掉牙的玩意儿,早就该淘汰了,留着占地方。”他突然往断脉石的方向指了指,“你看那石头,多好,冷冰冰的,没感情,就不会想着传什么破手艺。”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瓶子,往断脉石上一倒,黑色的液体渗进石头里,石头发出一阵刺耳的嘶鸣,断承雾瞬间浓了好几倍,周围的竹器开始莫名其妙地断裂,有的竹篮提手掉了,有的竹席裂开了缝。
村里的人突然变得更极端了:有个老师傅把自己的劈刀烧了,说“谁也别想从我这儿学走一招半式”;有个年轻人把师傅给的竹编图谱撕了,说“学这玩意儿浪费时间,还不如打游戏”;李叔公和他儿子还在打架,这次动了真格,李叔公拿起旁边的劈刀,说“我今天非把你这不想学手艺的胳膊砍下来不可”,他儿子也抄起扁担,说“砍啊,你砍了我,你这手艺就彻底断了根,看你到死都闭不上眼”。
“瞧见没?”断承者笑得越来越得意,“这就是所谓的父子情深,只要加点料,就能变成生死仇人。传承这玩意儿,本来就是累赘,没了才干净。”
苏清颜突然举起手里的续脉汤,往空中撒了一把,汤里的传承记忆碎片在空中炸开,变成无数个小光点,飘向村里的各个角落。光点落在人身上,有的人愣了一下,老师傅看着被自己烧了的劈刀,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我咋能把它烧了呢……这是我爹传给我的,我爹是我爷爷传的,传了七代人了……”年轻人看着被自己撕了的图谱,挠了挠头:“这上面的花样……我小时候见我爷爷编过,可好看了……”李叔公举着劈刀的手停在半空,看着儿子胳膊上的疤,那是小时候帮他捡劈刀时被划的,当时他还心疼地说“傻小子,以后小心点”。
“你敢坏我的事!”断承者怒吼着扑向苏清颜,手里多了把竹编的刀,刀身锋利,闪着寒光,直刺苏清颜的胸口。
刘子洋挡在苏清颜面前,青铜徽章的光凝成一面盾牌,竹刀砍在盾牌上,“咔嚓”一声断了,碎成无数小竹片,落在地上。“你的把戏对我们没用。”
断承者的面具动了动,像是在皱眉:“有点意思,居然能抗住断脉石的力量。不过没关系,这村子的人已经差不多了,就算你们把石头毁了,他们也养成了断承的毛病,改不了了。”
赵虎早就绕到断脉石后面,激光切割器对着石头底部的裂缝切了下去:“改不改得了不是你说了算的!”
“咔嚓”一声,断脉石裂开一道缝,里面的断承雾像被扎破的气球,“嘶”地一下往外冒,然后慢慢消散在空气里。随着石头的碎裂,村里的竹器不再断裂,有的提手自己慢慢归位,有的裂缝慢慢合上了。
李叔公突然扔掉劈刀,看着儿子胳膊上的疤,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我咋能对你动刀呢……你娘走得早,我答应过她要好好教你手艺,让你有口饭吃……”儿子也扔下扁担,挠了挠头:“爹,我也不对,我不该说你这手艺没用,刚才我看你劈篾,那手劲儿,我就学不来……”
断承者看着慢慢恢复传承意愿的村子,气得浑身发抖,最后化成一缕黑烟,从守艺堂的窗户里钻了出去。“你们等着,熵组织会让你们知道,断了的传承,就像断了的竹子,再也接不上了!”
“检测到断承雾浓度下降88%,”宋悦薇的屏幕上,传承意愿指数的曲线开始慢慢往上爬,“但还是有点低,估计得几天才能完全回正。那些已经养成的断承习惯,比如师傅不愿意教核心技巧,还得慢慢改。”
苏清颜把剩下的续脉汤分给村民,喝了汤的人脸上渐渐有了正常的表情。守艺堂的看管人拿着被自己推倒的传艺碑,蹲在地上一点点扶起:“这碑立了三百年,咋就下手推了呢……”李叔公教儿子劈篾,儿子学得慢,但很认真,李叔公骂骂咧咧的,但手里的动作却慢了下来,一点点示范:“看好了,手腕得这么使劲,不然就歪了……”
刘子洋站在守艺堂门口,看着断脉石裂缝里透出的微光,那光不刺眼,暖暖的,像春天里的阳光照在竹笋上。他知道,竹溪村的传承续上了,虽然还得慢慢磨合,但只要有人愿意教,有人愿意学,就不怕断了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篾蹬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放着几个刚编好的竹篮,篮子底上重新刻上了“竹溪传”三个字,还冒着竹香。“陈老爷子说,这是送给你们的,说谢谢你们让村子重新有了传艺的念想。”
刘子洋拿起一个竹篮,手感光滑,篾条均匀,透着股子踏实劲儿。他知道,这竹篮不仅是个容器,更是传承的载体,只要这载体还在,老祖宗的智慧就丢不了。
夜色慢慢笼罩了竹溪村,守艺堂里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村里的竹器铺重新开了门,老板们开始认真编竹器,虽然慢,但每一根篾条都扎得紧实。师徒们聚在火塘边,老师傅拿着劈刀示范,新徒弟认真看着,时不时问两句,虽然偶尔会吵架,但吵完了又凑在一起琢磨,透着股子“还得传下去”的劲儿。
宋悦薇的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坐标,在西边的方向,那里的“团结指数”正在急剧下降。“看来,熵组织又在琢磨新花样了,这次是想让人窝里斗吗?”
赵虎擦了擦激光切割器:“窝里斗也不怕,咱们照样能给他们拧回来。”
苏清颜把新做的续脉汤装进竹筒:“我多做点,万一那边的人也需要续续脉呢。”
刘子洋最后看了一眼竹溪村,守艺堂里的火光越烧越旺,映得传艺碑上的名字都发亮,虽然有的名字还被划着,但已经有人开始用布擦拭,想把那些划痕擦掉。他知道,这一路还长,熵组织的阴谋也不会断,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教,有人愿意学,这仗就还得打下去。
阿篾蹬着三轮车往村外走,车斗里的竹篮散发着竹香,墨宝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踏实,走得稳当,蹄子踏在地上,发出“笃笃”的声,像在打节拍。
刘子洋靠在车斗边,看着远处的星空,星星很亮,像无数个小灯笼,在黑夜里照着路。他想,这世界上的传承,就像这些星星,虽然有的亮有的暗,但只要还有一颗亮着,就不怕黑夜。
断承雾虽然退了,但刘子洋知道,熵组织肯定还在暗处盯着他们,下一个村子,又有一场仗要打。但他不急,艺要一代代传,仗要一场场打,只要手里的传承还在,心里的念想不灭,就不怕打不赢。
墨宝驴打了个响鼻,似乎也懂了,加快了脚步,三轮车在夜色里颠簸着,往西边走去,车后留下一串竹香,很快被夜色覆盖,但那传承的念想,却留在了竹溪村,留在了每个重新拿起篾条的人心里。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