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刘子维简介 > 第91章 名分村的虚无(第2页)

第91章 名分村的虚无(第2页)

村里的人突然变得更“虚无”了:有个儿子见爹在吃饭,问“你吃饭有啥意义”,爹说“不知道,吃就吃呗”;有个媳妇见婆婆在缝衣服,问“你缝衣服有啥意义”,婆婆说“不知道,缝就缝呗”;李大爷居然把手里的半本族谱撕了,说“这玩意儿有啥意义,撕了算了”;那个穿破烂衣服的中年人,见了个镜子,照了照,说“这是谁啊?有啥意义?”

“瞧见没?”虚无者轻飘飘地说,“这就是所谓的意义,一想就没。人啊,还是虚无点好,啥都不在乎,啥都没意义,多轻松。”

苏清颜突然举起布袋,把守意丹往根脉碑的水泥上扔去,丹药砸在水泥上,裂开,里面的意义记忆碎片像种子一样溅在水泥上,发出“滋滋”的响声,水泥上的雾气开始消散,露出里面的石头。

“你敢!”虚无者第一次有了点生气,声音不再那么轻飘飘的,他从怀里掏出个白色的袋子,往刘子洋他们这边扔过来,袋子在空中炸开,冒出一团更浓的虚无雾,雾里全是轻飘飘的影子,像小幽灵一样往人身上撞。

刘子洋赶紧用青铜徽章的金光护住大家,雾气碰到金光,像雪花碰到太阳,慢慢融化了,变成了一滩滩水。“你的把戏对我们没用。”

虚无者看着慢慢消散的雾气,脸上第一次有了点慌乱,说“你……你们别过来,我……我啥都不在乎,我不怕你们……”但他的声音还是有点飘,听不出到底怕不怕。

周围的人愣了愣,有人想继续虚无,可脑子里的“意义”突然回来了一点点,想起了自己叫啥,想起了自己是谁家的人,想起了自己该干啥,迷茫的表情开始有了点松动,一个说“我……我叫李大壮,我是李家的人……”,一个说“我……我叫王翠花,我得回家给我男人做饭……”。

赵虎早就绕到根脉碑后面,激光切割器对着碑上的水泥切了下去,喊道:“虚无?今天就让你尝尝有意义的厉害!”

“咔嚓”一声,根脉碑上的水泥被切开一道缝,随着裂缝越来越大,“轰隆”一声,水泥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根脉碑,碑上的字虽然模糊,但还能看清“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一股暖流从碑里冒出来,驱散了周围的虚无雾,碑底下的忘本石在金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然后“啪”地碎成了几块,像泡沫一样消失了。

李大爷突然从地上捡起撕烂的族谱,说“我……我是李家的族长,我得把族谱修好……”他看着根脉碑,眼里有了光,“这是咱的根,不能忘了。”那个穿破烂衣服的中年人,也挠了挠头,说“我……我叫赵老四,我家住村东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虚无者看着慢慢找回身份的村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最后像个肥皂泡,“啪”地一声破了,变成一缕白烟,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你们……你们等着……熵组织……会让你们知道……虚无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检测到虚无雾浓度下降80%,”宋悦薇的屏幕上,意义指数的曲线开始慢慢往上爬,虽然还很平缓,但确实在上升,“但还是有点低,估计得俩月才能完全恢复。那些已经钻进骨子里的虚无,得慢慢用意义才能填满。”

苏清颜把剩下的守意丹分给村民,吃了丹药的人脸上渐渐有了点精神,开始想起自己是谁,想起自己该干啥。李大爷组织大家把祠堂里的牌位捡起来,说“咱得把牌位摆好,不能乱了规矩”;那个穿破烂衣服的赵老四,跑回家换了身干净衣服,说“我得去找份活干,不能再瞎混了”;有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商量着把族谱重新修好,说“咱得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才能知道往哪儿去”。

刘子洋站在根脉碑旁,看着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收拾祠堂,有的在寻找散落的族谱,有的在清洗被推倒的石碑,虽然还有点迷茫,但眼里的光越来越亮,知道自己该干啥了。有人开始互相打招呼,“你是老史家的吧?”“你是老王家的侄子吧?”,虽然还有点生疏,但至少知道“你是谁”了。

史秀才赶着牛车过来,车斗里放着些还没被撕碎的族谱,说“李大爷让我给你们送点族谱,说谢谢你们让村子的人又知道自己是谁了”。

刘子洋拿起一本族谱,纸页已经发黄,但上面的名字清清楚楚,透着股子历史的厚重,让人心里踏实。他知道,这族谱不仅是名字的记录,更是身份的证明,是意义的源泉,只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再虚无的心也能找到根。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名分村的家家户户开始亮起灯,窗户里传来久违的声音,有叫孩子回家吃饭的,有喊爹娘睡觉的,有商量着明天该干啥的。有个老太太端着一碗热汤,给对门的老头送过去,说“老史家的,快趁热喝,你今天累坏了”,老头笑着接过来,说“谢谢你啊,老李家的”,他们知道彼此是谁了。

宋悦薇的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坐标,在西南方向,那里的“意义指数”和“信任指数”都在急剧下降。

赵虎把激光切割器别回腰间,拍了拍手上的灰:“看来熵组织又想搞新花样了,不过咱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苏清颜把新做的守意丹装进布袋:“我多做点,万一那边的人也需要点意义呢。”

刘子洋最后看了一眼名分村,祠堂里的牌位被重新摆好了,虽然还不整齐,但至少有了规矩;根脉碑旁,有人在清理周围的垃圾,说“得把咱的根弄干净点”。

他知道,这一路还长,熵组织的阴招还多,让人懒,让人疑,让人散,让人冷,让人断了传承,让人堵了路,让人没了盼头,让人没了胆子,让人没了变通,让人隔了心,让人满了算计,让人爱了吹牛,让人成了脆薄,让人爱了跟风,让人积了怨怼,让人变了懒惰,让人多了猜疑,让人没了感觉,让人没了意义……但只要还有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为啥而活,这仗就必须打下去。

史秀才赶着牛车往村外走,车窗外的灯光越来越暖,不再像之前那么迷茫。墨宝驴被拴在车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踏实,蹄子踏在地上,发出“哒哒”的声,比来时沉稳多了。

刘子洋靠在牛车的稻草上,看着天边的星星,星星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像族谱上的名字,透着股子秩序感,不像之前那么杂乱无章。他想,这世界上的意义,就像这些星星,虽然有的亮有的暗,但只要知道它们在哪儿,叫啥名,就能找到方向,比啥都不知道强多了。

虚无雾虽然退了,但刘子洋知道,熵组织肯定在哪个角落制造新的“虚无”,下一个村子,下一场仗,已经在等着他们了。但他不急,虚无是一天一天熬成的,意义是一点一点找回来的,仗是一场场打的,只要心里的那点根不灭,手里的劲儿不松,就总有打赢的那天。

墨宝驴打了个响鼻,似乎也在应和,加快了脚步。牛车在星光下颠簸着,往西南方向走去,车后留下一串族谱的影子,很快被夜风吹散,但那点重新找回的“意义”,却留在了名分村,留在了每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为啥而活的人心里。

根脉碑旁,有人在碑上重新刻字,虽然刻得歪歪扭扭,但很认真,说“这是咱的根,得刻深点,不能再忘了”。有个小孩跑过来,问“爷爷,这上面写的是啥”,李大爷笑着说“这是咱的根,是咱从哪儿来的地方,等你长大了,爷爷教你认”,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这是有意义的”。

刘子洋摸了摸腰上的青铜徽章,徽章暖暖的,带着股子有根有底的踏实劲儿。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名分村的人会继续修族谱,会继续认祖归宗,而他们,也会踏上新的旅程,去迎接熵组织的下一个挑战。

这仗,还得打。但那点知道自己是谁的意义,也一直都在。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