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锦衣天下原型 > 第198章 退休申请(第2页)

第198章 退休申请(第2页)

“臣,遵旨。陛下……保重龙体。”

萧彻再拜,然后缓缓起身,依旧垂着眼,恭敬地、一步一步,退出了这座他进出无数次的御书房。

阳光从殿门外照进来,拉长了他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明亮的光影里。

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良久未动。御案上,那本已经批红的奏疏静静躺着,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章,被轻轻合上。

殿内重新陷入了沉寂,比之前更加深重,仿佛萧彻带走的不仅仅是他的身影,还有这大殿里一部分沉甸甸的、名为“倚仗”的基石。那缕缕龙涎香依旧在盘旋,却似乎再也无法安抚皇帝此刻空落而纷乱的心绪。

他的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空荡荡的殿门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扶手,发出极轻微的“哒、哒”声,在这过分安静的空间里,清晰得有些刺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年老力衰……恐负圣恩……”皇帝在心中默念着奏疏上的字句,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复杂的弧度。是真是假?或许兼而有之吧。萧彻是老了,伤病的折磨做不得假,但他那份洞察局势的锐利和掌控全局的能力,真的就衰退到必须急流勇退的地步了吗?

还是说……他看到了什么自己未曾察觉的暗流?或是单纯厌倦了这永无止境的朝堂倾轧与平衡之术,想图一个最后的清静?

皇帝缓缓向后,靠在龙椅冰凉的靠背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二十年前,那个锐气勃发、眼神炽热如火的年轻将领,在千军万马前誓死效忠的模样;是十多年前,政局动荡,他于深夜密入王府,献上安定江山之策时,那沉稳笃定的声音;是这些年来,每一次风雨欲来,他总是如同定海神针般,站在自己身前,挡下所有明枪暗箭……

一幕幕,清晰如昨。

如今,这根“针”自己抽身而退了。

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皇帝的心头。他并非庸主,自有驾驭群臣的权术和自信,但失去萧彻,就像宝剑失去了最趁手的剑柄,战车失去了最坚固的一轮。今后,再遇到滔天风浪,还有谁能如萧彻一般,无需多言,便能与他心意相通,并肩扛起这万里江山?

“陛下?”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见他久无动静,小心翼翼地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询问。

皇帝没有睁眼,只是抬起手,轻轻挥了挥。

大太监立刻噤声,更深地低下头去,连同殿内侍奉的其他宫人,都屏息凝神,恨不得连呼吸都消失掉。谁都看得出,陛下心情极为复杂沉重。

良久,皇帝终于睁开眼,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所有的情绪已被压下,重新变得平静而威严,如同深不见底的古潭。他坐直身体,目光落在另一摞待批的奏章上。

“宣,兵部尚书李德明、户部尚书赵世清明日卯时御书房觐见。”皇帝的声音平稳响起,听不出丝毫波澜。

“是,奴才遵旨。”大太监立刻应道,心中却是一凛。李尚书是萧彻一手提拔起来的,虽能力出众,但向来被视为“萧党”中坚;赵尚书则是陛下为了平衡朝局,近年来颇为倚重的老臣,与萧彻并非一路人。

陛下在萧太师(他心里已自动给萧彻换了尊称)刚刚离开的这一刻,立刻召见这两位,其意不言自明——既要稳住萧彻留下的权力真空可能引发的动荡,尤其是军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要开始着手调整和制衡,防止新的、不受控制的势力坐大。

皇帝的视线再次扫过那本批红的奏疏,片刻后,他伸出手,将其拿起,并未翻开,只是递向大太监。

“归档吧。”

简单的三个字,为萧彻的时代,画上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的句号。

从此刻起,朝堂将是另一番风云了。皇帝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投向了那堆积如山的奏章。感怀已成过去,他是帝王,脚下是万里江山,肩上是兆民生计,他必须向前看。

只是,在那无人可见的内心深处,某个角落,或许永远为那位离去的老臣,保留着一份特殊的、复杂的、带着敬重与怅然的空白。

喜欢锦衣天下名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锦衣天下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