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锦衣天下人物简介 > 第190章 刑狱改革(第1页)

第190章 刑狱改革(第1页)

萧彻的权柄如日中天,但他并未立刻挥刀砍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庞然大物。他知道,欲要其亡,必先令其狂。在最终收网之前,他需要先稳固自己的根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甚至……迷惑他的敌人。

于是,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变革,以锦衣卫衙门和诏狱为核心,悄然展开。

一道措辞严厉的命令下发至锦衣卫南北镇抚司及天下所有诏狱:

“即日起,凡审讯人犯,非重罪不施肉刑。严禁屈打成招,所有口供需有旁证、物证佐证方可定案。违令者,以酷吏论处,革职查办!”

“改善狱囚待遇,按律供给饮食医药,不得克扣。病者需及时救治,死者需报验存档。狱室需定期清扫,防病防疫。”

命令一出,不仅外界哗然,连锦衣卫内部都炸开了锅!

多少年来,诏狱就是人间地狱的代名词,刑讯逼供是家常便饭,屈死冤死者不知凡几!这位以酷烈闻名的指挥使,竟然要自废武功?!

“大人!此令一下,恐兄弟们束手束脚,难以办案啊!”一位冯奎时代留下的千户忍不住进言。

萧彻只是冷冷看了他一眼:“办不了案,就换能办的人来办。锦衣卫是陛下的鹰犬,不是滥施酷刑的屠夫。”

他并非心慈手软。他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屈打成招的供词漏洞百出,只会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甚至反噬自身。他要的是铁证如山,要的是经得起任何审视的罪案!这远比那些在痛苦下编造的谎言更有力量。

同时,他下令重新审理诏狱中积压的旧案,尤其是冯奎时期草草定案的冤假错案。一批被无辜牵连的官员、士子、百姓得以重见天日。

这些举措,如同在冰封的湖面上砸开了一个窟窿,迅速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民间一片赞誉之声!“萧青天!真是青天大老爷啊!”“诏狱居然讲王法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就说萧大人是好人!之前那些都是污蔑!”

那些清流御史和朝中较为正派的官员,虽然依旧对萧彻的权势心存忌惮,却也不得不私下承认,这些改革于国于民有利,甚至上书表示支持。

萧彻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奇特的高度——他既是令人畏惧的酷吏头子,又是拨乱反正的青天象征。

然而,这无疑触动了巨大的利益集团。

那些早已习惯了利用诏狱排除异己、敲诈勒索的锦衣卫旧势力,怨声载道,阳奉阴违。

那些隐藏在朝堂之上,依靠冤狱和黑暗手段稳固地位的人,更是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和愤怒!萧彻这么做,不仅仅是收买人心,更是在拆他们的台,挖他们的根!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更何况,萧彻要断的,是他们的生路和权路!

养心殿内。

皇帝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对萧彻新政的赞誉奏章,心情复杂难言。萧彻声望越高,他越不安。但另一方面,萧彻这些举措又确实缓解了民怨,彰显了朝廷“仁政”,让他无法反驳。

他甚至有些看不懂萧彻了。这个人,到底想做什么?

“陛下,”新任的司礼监太监低声禀报,“孙尚书、李总宪等几位大人求见,似乎……是为了萧大人新政之事。”

皇帝揉了揉眉心:“宣。”

几位重量级的老臣鱼贯而入,脸上皆带着忧国忧民(或许更多是忧己)的凝重。

“陛下!”户部尚书孙廷敬率先开口,语气沉痛,“萧彻此举,看似仁政,实乃包藏祸心啊!他这是在收买人心,树立私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且诏狱乃朝廷重器,如今自缚手脚,如何震慑奸佞?”

“孙大人所言极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焕附和(他因儿子之事对萧彻恨之入骨),“萧彻严禁刑讯,分明是想为某些重犯开脱!甚至可能借此机会,销毁对他不利的罪证!陛下不可不察!”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几位老臣纷纷跪地,一副忠君爱国、痛心疾首的模样。

皇帝看着他们,心中明镜似的。这些人,哪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他们怕的不是什么“国将不国”,他们是怕萧彻那把火,迟早烧到自己身上!

但……他们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萧彻的权势,确实太大了。声望,也确实太高了。

“朕知道了。”皇帝疲惫地挥挥手,“朕会……酌情考量。”

他没有明确表态,但心中的猜忌和不安,又被撩拨起来。

萧彻坐在锦衣卫衙门的值房里,听着心腹禀报着朝堂上的动静和那些老臣的攻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甚至微微勾了一下嘴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