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主角重生退伍上大学 > 第1435章 即有铁腕也要有温度(第1页)

第1435章 即有铁腕也要有温度(第1页)

八月末的荆楚,暑气未消。省委组织部会议室里,空调冷气开得十足,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燥热与不安。

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室内已是座无虚席。十九个处室的负责人分坐长桌两侧,相互间交换着眼神,却少有人开口交谈。

干部三处处长张强与四处处长王建军相邻而坐,两人不时低头耳语。

五处处长李明则独自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节奏。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说一不二的人物,今日却都面色凝重。

"嘀嗒…嘀嗒…"

走廊外传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会议室内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门口。

宋江在王建波的陪同下步入会议室。他今日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深色西裤,步履沉稳。锐利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一圈,每个与他目光相接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人都到齐了没?开始吧。"宋江在主位坐下,声音平静却自带威严。

王建波立即打开文件夹:"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要求,今天召开第二次改革小组推进会。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讨论确定组织部内部机构框架,二是研究干部安置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方案:"根据中央指导要求,结合组织部实际情况,拟将现有19个处室压缩至10个。保留的处室分别是:办公室、组织一处、组织二处、干部一处、干部二处、政策法规处、干部监督处、干部教育处、人才工作处、公务员处。"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可以清晰地听到空调运转的嗡鸣声,以及有人不自觉地吞咽口水的声音。

张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猛地站起身,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凭什么撤销干部三处?我们处负责省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职能明确,工作量大,为什么要拿我们开刀?"

这一声质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即激起了涟漪。

"是啊,为什么不是其他处室?"李明紧随其后,"我们四处负责地市领导班子建设,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处、四处、五处都要撤销,我们这些处长该何去何从?"马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

其他处室的负责人虽然面色各异,但大多保持沉默。组织一处处长顾建风低头玩弄着手中的钢笔,干部一处处长常江淮则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笔记本,仿佛上面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内容。

宋江始终面无表情,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任由反对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他注意到,真正激烈反对的只有三处、四处、五处的负责人,其他处室虽然也有担忧,但表现得相对克制。

"看来,这些年的安逸日子让有些人忘记了组织纪律。"宋江心中暗想,"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理所当然的思维。"

随着时间推移,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所有人都注意到,宋江手指叩击桌面的节奏越来越清晰,每一声都仿佛敲在心上。

等到会议室重归安静,宋江才缓缓开口:"讨论完了?那就进入下一个议题。"

他没有给反对者继续发言的机会,直接转向干部安置问题。这一举动让在座的一些老同志暗自点头——这才是做大事的气魄。

然而,在讨论干部安置时,会场却出现了另一种尴尬的沉默。没有人愿意率先表态,生怕自己的表态会成为日后安置的参考依据。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草草结束。

送走与会人员后,宋江对王建波吩咐:"请孙志国老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十分钟后,孙志国敲门而入。这位在组织部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巡视员,虽然已近退休之年,但依然保持着老组工干部特有的严谨与风度。

"部长,您找我?"孙志国微微欠身。

宋江起身相迎:"孙老,快请坐。您是部里的老人了,想听听您对今天会议的看法。"

孙志国在沙发上坐下,腰板挺得笔直:"部长客气了。今天的会议,我看得很明白。有些人啊,在组织部待久了,就以为这个位置是天经地义的。"

"改革总是会触及利益,"宋江为孙志国斟茶,"但我想知道,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既推进改革,又保持队伍稳定?"

孙志国双手接过茶杯,沉吟片刻:"部长,我在组织部三十八年,经历过三次大的机构调整。每次改革,都有人说组织部是特殊部门,动不得。但事实证明,越是特殊部门,越要带头改革。"

他轻轻吹开茶水上漂浮的叶片:"今天的会议上,张强他们跳得最高,这是意料之中的。干部三处、四处、五处,原本就是从干部处分设出来的,现在合并回去,也是理所应当。"

"那关于干部安置,您有什么建议?"

"安置问题,要分情况对待。"孙志国放下茶杯,"像张强这样年富力强的,可以交流到地市或省直部门任职;年纪稍大的,可以解决级别待遇,退居二线;年轻有潜力的,可以留在新成立的处室继续培养。关键是让他们看到希望,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宋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孙老说得在理。改革不是要否定干部过去的贡献,而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

"部长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孙志国露出欣慰的笑容,"其实大多数同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安置方案公平合理,他们最终会理解和支持的。"

送走孙志国后,宋江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他回想起刚才会议上那些激动和不安的面孔,心中既有坚定,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惆怅。

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必然会有阵痛。但正如孙志国所说,只要出于公心,讲究方法,就一定能够赢得理解和支持。

"既要铁腕推进改革,也要柔肠关爱干部。"宋江轻声自语。

他回到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开始起草干部安置的初步方案。这一次,他要让每个干部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让改革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