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我自九天来人物介绍 > 第855章 飞鸿踏雪泥一百三十(第1页)

第855章 飞鸿踏雪泥一百三十(第1页)

百余年前,李家出了名神童,五岁可即兴作诗,十岁能辩大儒哑口无言,双手用笔,均可写出绝妙文章,被誉为神仙童子。

那时李氏正值低谷,前人平庸,后人凋敝,无人能扛起李家大旗,李秋汐一出,全族上下大喜,已呈颓势的琅琊李氏,终于迎来力挽狂澜之人,本以为他能继承先祖遗志,带其族人光耀门楣,可是接二连三的变故,使得这名神童跌落神坛。

十二岁那年,母亲病故,十三岁,长兄遭遇山洪卷走,死于厄难,十四岁,最疼爱的妹妹得了不治之症,不到半年撒手人寰。

三年之内,三名近亲离世,致使这名神童性情大变,成日痴痴颠颠,非哭即笑,不离手的圣贤书,丢入火炉焚毁,见人就骂,族中长辈也未能幸免。后来偶然间在庙中过夜,望着佛像竟能让心中平静如湖,于是他舍弃几百年家业,寄身在庙中,敲木鱼,诵经书,常伴青灯古佛。

族中长辈不厌其烦劝阻,从甜言蜜语到毁庙砸佛,各种手段用尽,神仙童子仍旧不为所动,最后剃光头发,穿上僧袍,正式皈依佛门。

由爱转恨,这捧火点燃李氏长辈,将他从族谱移除,不许后代再提及此人。

而他尚未露出峥嵘,便迅速陨落,犹如昙花一现。

从此以后,李秋汐成为琅琊李氏禁忌,只敢私下闲聊几句,绝不敢当众谈及。

没想到,百年之后,李秋汐化身为一禅大师,栖身在背驼山脉的方外之地。

走出村子,李桃歌百感交集,既痛恨自己的口无遮拦,又感激高祖的大义之举。

李桃歌望向宋止水,询问道:“今日你现身在佛像附近,引我入村,是奉师父之命?”

宋止水茫然道:“师父只令我出村等候有缘人,其它的我不懂哎。”

不懂?

瞧见他嘴角隐藏不住的笑意,李桃歌光想骂一句粗口,可细细一想,这可是高祖亲传弟子,论辈分,是自己叔祖父,季字辈爷爷见了都要行礼。

这次入山,大赚特赚,不止得了一方小天地,还捡回来一名小祖宗。

李季中几名老爷子得到消息后,不知会作何感想。

李桃歌用肩膀顶住老吴,悄声道:“确定洞中大师是李家老祖吗?”

仅凭一个秋字,无法断定真伪,活了上百年的老怪物,有的听过李家往事,万一冒名顶替,自己这孙子中的孙子,岂不是很冤?

当孙子无所谓,小小委屈而已,可倘若宋止水是安插在身边的刺客,又当如何?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凭借他展露出的境界,自己十有八九成为受害者。

老吴低声道:“族中不是有百岁老人吗?请他们前去辨认一番,是与不是,一问便知。”

李桃歌瘪嘴道:“你是说被圣人御赐春华年年的老爷子吧?听说娶了美娇娘之后,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儿孙都认不全,高祖年少离家,老爷子没出生呢。”

“倒也是。”

老吴捋着山羊胡说道:“既然少主尚未辨别真伪,为何纳头便拜?”

李桃歌笑道:“若是真的,后世子孙焉能失礼,若是假的,日后让他还一百个头,左右不亏,拜就拜了。”

老吴赞叹道:“还是少主想的周全。不过那方外村只有几十亩地,山水景色几天就已厌倦,要来何用?”

李桃歌面容一肃,攥紧双拳,“在安西时,常常与蛮子斥候厮杀,白沙滩南三十里,有几处伏兵洞,藏于地下,四通八达,一旦开战,那几千人就是刺向敌军后背的破心刀。”

老吴疑惑道:“听起来挺有道理,可琅琊几百年未遇战事,天天提心吊胆,会使军心溃散,何时入阵,何时出阵,火候半分都差不得,早了,晚了,都会成为敌军的盘中餐。”

“老吴。”

李桃歌轻叹一口气,“五年前的腊月二十八,孟头与我在城头值守,他说他嗅到了满城死气,起初我还不信,笑话他杯弓蛇影,结果大年三十午夜,蛮子大军来袭,鏖战十二天,数万将士战死。老卒的经验之谈……万万不可小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