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鸿运当头版”和限量发售的《状元密卷·终极三套》,如同在滚油中投入火星!
“吉利号舍?还能预订?!天字甲戌号!那是上上吉位啊!据说前朝状元就住过!”
“迦南余毒清心丸?算盘才女亲验!她中的毒都能解,提神醒脑岂非小菜?”
“《状元密卷》!还是终极三套!算盘才女押题的终极精华!买!倾家荡产也要买!名额有限啊!”
“三百两……值!太值了!若能高中,三百两算得了什么?!”
消息传出,整个京城为之沸腾。贡院街再次被疯狂的人潮淹没,其规模远超书局重开之日。这一次,不仅仅是寒门士子,更多衣着华贵、仆从如云的富家子弟甚至官宦子弟也加入了抢购大军。青云书局那扇不大的门,几乎要被汹涌的人潮挤破。
阿福带着几个伙计,嗓子早已喊哑,维持秩序的手臂累得抬不起来。收银的柜台前,银票、银锭、甚至金叶子堆成了小山,算盘珠的“噼啪”声密集得如同狂风骤雨,几乎未曾停歇。云映雪坐镇核心,脸色依旧带着病弱的苍白,眼神却锐利如鹰,快速核对着订单,安排着“尊享版”和“鸿运版”用户的面谈时间与号舍预订,指尖在账册与算盘间飞舞,将汹涌的金钱洪流纳入精准的轨道。
“鸿运当头版”五十个名额,开售不到一个时辰便宣告售罄!无数来迟一步的富家公子顿足捶胸,当场开出双倍、三倍的价格求购转让名额而不得。《状元密卷·终极三套》的手抄本在黑市上被炒到了天价,却依然一册难求。
“墨池斋”的“青云直上”笔和“独占鳌头”笔,“杏林堂”的香囊、参片和清心丸,随着套餐热销而名声大噪,供不应求。这两家原本低调的老字号,因沾了“青云”的光,门前也排起了长龙,掌柜们笑得合不拢嘴,心中对那位“算盘才女”又敬又畏——她这哪里是借招牌?分明是点石成金!
整个贡院街的纸墨价格都被带动得水涨船高。云映雪亲撰的《甲辰恩科时政菁华集锦》和那份模拟题,其精辟的论述和刁钻的角度被无数书肆私下翻印传抄,虽为盗版,却依然引得洛阳纸贵。茶馆酒肆的说书先生,最新的段子也变成了“算盘才女智斗群丑,状元套餐名动京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云出品,必属精品!”
不知从哪个狂热的士子口中率先喊出,这句直白又无比自信的口号,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关注科举的人心中。它不再仅仅是对书籍质量的认可,更是对“算盘才女”云映雪那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般能力的顶礼膜拜。
谢砚之踏入小院时,已是深夜。书房的灯还亮着。推开门,只见云映雪伏在案头,并未在打算盘,也未在看账册。她面前摊开着一本崭新的、装帧极其精美的册子,封面上正是那八个烫金大字——“青云出品,必属精品”。她正用一支小楷,在扉页上极其认真地勾勒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云映雪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完成杰作后的明亮笑意,将册子推过来:“看看,我们的‘招牌’。”
谢砚之走近,只见那扉页上,并非文字,而是她用纤细却有力的笔触,画下的一柄栩栩如生的小黄铜算盘。算盘梁骨笔直,算珠圆润饱满,虽无色彩,却透着一种历经风霜、算尽乾坤的沉静力量。算盘下方,才是那八个气势磅礴的大字。
“如何?”云映雪问,嘴角带着一丝属于商贾的、睥睨市场的傲然,“这招牌,可还打得响?”
谢砚之的目光从画上移开,落在她虽疲惫却神采奕奕的脸上,又扫过旁边账册上那一个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他没有回答,只是拿起桌角那柄真实的、缺珠崩口却擦拭得锃亮的小算盘,指腹摩挲过冰凉的铜梁和粗糙的崩口。
算盘无声。
但整个京城都在为它谱写的财富与声名乐章而喧嚣沸腾。
洛阳纸贵,青云独步。
这柄算盘搅动的风云,已远非科考一隅,它正以金钱为弦,拨动着京城最敏感的权谋与利益的神经。而那“鸿运当头版”名录上一个个显赫的名字,以及名录背后可能延伸出的幽暗路径,都在这片繁华盛景之下,悄然指向了风暴更深的漩涡中心。
喜欢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