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何来缘浅奈何情深是什么意思 > 第11章 私盐初露暗流汹涌(第1页)

第11章 私盐初露暗流汹涌(第1页)

>新账册上,“海味干货”的墨迹未干,斤两却虚浮得如同泡了水的烂木。

>云映雪指尖划过算盘珠,冰冷珠玉撞出惊雷:

>三千斤“海味”,价比黄金,却无咸腥,只余银票过手的油墨香。

>窗外,寒风卷来巡城兵卒的断喝:

>“……严查私贩!胆敢夹带盐斤者,杀无赦!”

>算盘珠子在她掌心攥紧,硌出深痕。

>侯府这潭死水之下,蛰伏的巨鳄,终于要浮出腥膻的背脊。

---

永昌侯府账房内,新燃的炭盆勉强驱散着深冬的寒意,却也烘得空气更加滞闷。窗外天色晦暗,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着飞檐斗拱,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雪。空气里除了炭火气,便是新墨与旧纸混合的、令人昏沉的味道。

云映雪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面前摊开着几册墨迹尚新的账本。这是侯府近三个月外院采买与商队往来的流水细账。周管事送来的态度带着一种刻意的殷勤,言下之意是“新账清爽,姑娘省心”。

指尖冰凉。她捻起一页,目光沉静如水,缓缓扫过那些看似规整的条目。

起初,确如周管事所言,条目清晰,数目分明:修缮园子的木料砖瓦,府中各房定制的四季衣裳,老夫人寿辰采买的寿礼……一笔笔,一桩桩,仿佛都浸在永昌侯府泼天富贵的金汤里,挑不出错处。

然而,翻到记录商队往来的部分,云映雪的指尖,在几行墨迹格外饱满、似乎书写者下笔时带着某种隐秘兴奋的记录上,倏然顿住。

**“十月初九,付通源票号,凭票兑付,纹银一万五千两整。用途:商队采买江南海味干货(鲍、参、翅、肚),计叁仟斤。”**

**“十一月十七,付利通钱庄,银九千八百两。用途:商队采买闽地珍稀海产(干贝、虾米、紫菜),计贰仟贰佰斤。”**

**“腊月初三,付……银壹万贰仟两。用途:商队采买北海冰鲜海货(冻鱼、冻虾),计叁仟伍佰斤。”**

海味干货?珍稀海产?冰鲜海货?

数目巨大,动辄数千斤!银钱支出更是惊人,一笔就抵得上寻常商户一年的流水!

云映雪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侯府奢靡,老夫人和几位主子喜好珍馐,采买些昂贵海味并不稀奇。但如此频繁、如此巨量?且看这采买名目,从江南到闽地再到北海,地域跨度极大,品类混杂,全然不像精打细算、追求品质的采买,倒像……仓促间为了填补某个巨大窟窿而堆砌的幌子!

疑窦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上心头。她几乎是本能地,左手探向了案头那架温润的乌木算盘。

“噼啪!”

清脆的算珠撞击声在寂静的账房内骤然响起,打破了炭火烘烤下的沉闷。纤细的手指在黝黑的算珠上跳跃,快得带起残影。她并非在复核总数,而是在心算结合记忆,飞速地核算着这些“海味”的实际价值。

江南上等干鲍,市价几何?闽地顶级干贝,斤两几许?北海冰鲜运输损耗巨大,冬日价格更是飞涨……一个个清晰的数字在她脑中飞速闪过,与账册上那庞大的采购量和惊人的支出金额激烈碰撞!

算珠疾走,如骤雨敲窗。

“噼啪!噼啪!噼啪!”

声音越来越急,越来越密!云映雪的脸色却越来越沉,眼底的冰焰越燃越旺!

不对!完全不对!

账册上记录的“海味”采购价格,虚高得离谱!比市价高出何止三成?五成?甚至……在某些品类上,几乎是翻倍!而且,如此巨量的“海味”入府,府中膳房竟无丝毫动静?没有额外的冰窖租赁记录,没有大批处理腌制海货的杂役工钱支出,甚至连主子们小厨房的菜单上,都罕见这些“珍品”的踪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