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权力颠峰之中央选调生 > 第23章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第2页)

第23章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第2页)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看向陈捷。

一个刚来一周的实习生,竟然敢主动请缨,参与这么紧急、这么重要的稿件?

第23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

而且一开口,就是要搭框架?

要知道,在一篇大稿子里,搭框架是最核心、最考验水平的工作。

框架搭好了,其他人往里面填肉就行。

框架要是歪了,整篇文章都得推倒重来。

林南东也愣住了,他皱着眉头看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你?你会写这个?”

“我……可以试试。”陈捷没有说大话,只是谦虚地说道,“我在学校的时候,对基层治理问题做过一些粗浅研究,或许能提供一点不成熟的思路。”

林南东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钟。

他现在压力巨大,人手已经用到极限。

这个实习生,虽然是个生瓜蛋子,但燕大高材生,脑子应该不笨。

让他试试,就算写得不好,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万一……万一能有点可取之处呢?

“行!”林南东像是下定了决心,“那你就在旁边听着,我们先碰一下思路,然后你负责把我们的讨论,整理成一个详细的大纲,记住,只是大纲!”

“是,谢谢林处!”陈捷心中一喜。

这是林南东给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

抓住了,他就能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

抓不住,他就会被彻底打回原形,继续当一个端茶倒水的透明人。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文稿二处的核心笔杆子们,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头脑风暴。

“我认为,开头必须先引述首长关于社会治理的最新指示精神,这是定调子。”

“主体部分,要分成三块,第一,是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和成绩,第二,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权责不清、资源不足,第三,是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要实,不能空,我建议提三条: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技术赋能,完善保障机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路的火花不断碰撞。

陈捷坐在一旁,没有插话,只是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但他记录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发言。

他的大脑,在以一种超高速的方式运转着。

陈捷将这些碎片化观点,与自己脑海中,来自未来几十年后,关于基层治理的成熟理论体系,进行着迅速的融合、重构、提炼。

一个小时后,讨论结束。

林南东看着自己白板上乱七八糟的关键词,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对陈捷说道:

“听明白了吗?去吧,把我们刚才说的,整理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大纲,尽快给我。”

“好的,林处。”陈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将整个文章的结构,从标题,到引言,到每一个分论点,再到结尾,完整地演练了一遍。

半个小时后,他睁开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

陈捷拿过一张稿纸,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半个小时后,一份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标题惊艳的详细提纲,摆在了林南东的面前。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三治融合——关于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林南东只看了一眼标题,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