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开局签到五十张 > 第124章 最高级别的召见(第2页)

第124章 最高级别的召见(第2页)

工作人员将他引到一扇厚重的木门前,轻轻敲了敲,然后推开,对里面低声说:“首长,赵明同志到了。”

“请他进来。”一个平和却自带威严的声音传来。

赵四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宽敞而简朴的办公室,一面墙是巨大的书架,另一面墙上挂着大幅中国地图。

宽大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的老人,正是他在内部文件和新闻简报上见过的最高层领导之一。

办公桌旁,还坐着另外两位同样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显然是首长的智囊或重要部门的负责人。

他们的目光也同时投向赵四,带着审视和探究。

首长没有起身,只是温和地微微抬手示意了一下对面的椅子:“赵明同志吧,请坐。”

“谢谢首长。”赵四尽量保持镇定,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首长拿起桌上那份眼熟的、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正是赵四写的“白皮书”。

他轻轻拍了拍文件,目光如炬地看着赵四:“这份《构想》,是你写的?”

“是的,首长。是我在部领导和同事支持下,结合工作实际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的。”赵四回答,声音稳定。

“里面的观点,尤其是对几个所谓‘系统性短板’的判断,以及那个‘工业基础能力’的提法,依据是什么?”

首长的问题直指核心,没有任何寒暄和铺垫。

旁边一位戴眼镜的智囊也开口问道:“年轻人,你的观点很尖锐,很大胆。”

“但你要知道,你否定的不仅仅是某些具体技术,某种程度上是在质疑我们过去一段时期的学习路径和产业布局。”

第124章最高级别的召见

“你的论据足够支撑这么重大的结论吗?”

压力瞬间扑面而来。

赵四没有丝毫慌乱,那份【说服力强化】的效果此刻完美显现。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从最具体、最无可辩驳的案例入手。

他没有看稿子,语言流畅而清晰,仿佛那些数据和案例早已刻在脑子里。

“首长,各位领导,我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我们革新办近年来处理的上百起重大技术故障的案例分析。”

“例如,西北406基地雷达事件,根源是电子管阴极材料抗毒化能力不足和散热设计缺陷;江南厂万吨轮曲轴加工精度超差,背后是大型机床导轨材料稳定性问题和国产数控系统补偿功能缺失……”

“这些看似孤立的个案,深挖下去,都指向了材料、工艺、核心基础件和控制系统等基础环节的共性薄弱。”

他语速平稳,列举的案例真实具体,数据准确,立刻将宏大的命题拉回到了可感知的现实层面。

“二是基于对国内外公开技术文献和产业发展动态的跟踪研判。”

他继续道,“我们落后,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在工业体系的‘地基’上投入不足、布局不全。”

“别人用合金钢,我们还在攻关普碳钢的纯净度;别人的机床靠芯片和软件实现微米级控制,我们还在努力提高齿轮和丝杠的机械精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