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未解之谜档案馆 > 四线索 陌生人的足迹(第2页)

四线索 陌生人的足迹(第2页)

这大夜里,去哪弄吃的?我刚想到这里,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县公安局的同志。他拎着两个大袋子,站在门口说:“杨工,我就不进去了。刚才局长吩咐,看看你们还需要什么?我询问了医生,说张工醒了以后可以吃些流食。我买了些吃的和饮料。”

说完把东西放到地上,又和我寒暄几句,就走了。

真是想什么有什么,看着两大袋子吃的东西,子怡翻出一堆八宝粥让我喂她喝。我喂她喝完三罐,她居然说,要吃吮指原味鸡。我劝了她半天,她才将就搂着一罐没打开的八宝粥,又睡着了。

这次她是熟睡了,我坐在床边,听着她均匀轻微的鼾声,用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头,感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子怡睡熟后,我躺到旁边的床上,开始回忆这一天在彭泽县的经历。今天一天所生的事情,像演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又过了一遍。

想到了这封遗书,从兜里将其取出,打开后,仔仔细细的又阅读了一遍:“

我没有时间了,它们就要来了!

入口坐标:北纬3o°oo′oooo″东经116°44′4444″

北纬3o度,永无止境的死循环!”

用子怡明的“张氏推理法”来推理:先想到了什么?我先想到了,写遗书者可能出于情况紧急,只是匆匆留下一个坐标点,应该是个“入口”。

那么,这个所谓的“入口”是什么的入口呢?

遗书中也有和刘叔信件中完全相同的一句话:“北纬3o度,永无止境的死循环!”这说明,这个死者泉老汉,肯定和刘叔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那他们有着什么联系呢?

为什么他要说自己没有时间了?“它们”要来了,“它们”二字为什么不用“他们”或“她们”呢?“它们”是谁?也许不能说是谁,应该说,“它们”是什么东西?

泉老汉是日本人,他来中国据说是要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难道说,他父亲也和这件事有关?

泉老汉一家七口,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原因呢何在?是什么样的理由,能让一家七口人全都用同一种方式自杀呢?

我真后悔,大学时没有选修《刑侦学》这门课。

我认为,还是他杀说的过去,可以解释的通。

可是,凶手怎么可能用同一种方式,分别在七个房间,吊死全家七口人呢?在吊死其中一个人的时候,家里其他人在做什么?难道他们在等待着被吊死吗?还是想不通!

再说,在泉老汉家,没有现任何其他人的踪迹。就算是职业杀手,也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

还是再等等,看看小林他们能不能再找到什么线索。也许等验尸报告出来,会有新的线索。

带着这些疑问,我慢慢的睡去……

第二天,很早我就起床。子怡也起来,她是个有着早睡早起良好生活习惯的女孩。

我帮着子怡梳洗完以后,扶着她下楼遛了一大圈。边走她就边喊:“饿!”

遛完弯儿,我们一进医院,正好撞见昨天的那个无奈医生。我问他,子怡能吃些什么东西。

无奈医生今天的态度特别好,说可以吃比较软的半流食。

子怡急忙问道:“大夫,馄饨行吗?我想吃早点摊的馄饨!馄饨泡油饼!”

无奈医生急忙无奈的告诉我们,这一带早点摊没有卖馄饨的,市有卖的,可以让我买回来,护士站有电磁炉,可以提供我们使用。

子怡一听,美坏了,点名要吃“龙凤大云吞”。我跑了三家市,才买到传说中的“龙凤大云吞”!

拿到护士站一煮,飘香四溢。弄得很多小护士都来看传说中的馄饨。没办法,都煮了吧,大伙一起吃吧,还好我买的多。

这天早晨,几乎医院的所有医生护士,都吃到了“子怡牌大馄饨”……

子怡显然是好了,刚开始让我喂,后来嫌我喂她吃的不痛快,就不让我喂了,自己抱着饭盆吃起来。在我紧拉着她的情况下,还吃了将近4o个馄饨。

吃完之后,用病号服的袖子抹了抹嘴,捂着极为平坦的小腹,说道:“哎呀!没吃饱……没吃油饼,不爽!一个人吃,两个人吸收,吃这么少怎么行?不行,再喝两桶八宝粥!”

看着子怡扭着极为纤细的腰肢,我在想:“她吃的这么多东西都跑哪去了?我都吃不了4o个馄饨,她居然说没吃饱!估计这些营养,都提供给胸部育了。幸亏我挣得多点,要不然这样的媳妇,还真养不起!”

不一会儿,小林急急火火的来了。闻见馄饨的香味,郁闷连汤儿都没找到。

从袋子里翻出一个大面包,边啃边说:“有新情况呀,我连早饭都没吃,就跑过来汇报。你们两个不仗义的,居然在医院煮馄饨吃?真td够happy的呀!”

我一听有新线索,就赶紧让小林详细道来。子怡马上用她自己的杯子给小林倒了杯热水让他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