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嫡女重生之凌霄皇后全文阅读 > 第二十一章 毒计暗设陷靖王智破阴谋护同盟(第2页)

第二十一章 毒计暗设陷靖王智破阴谋护同盟(第2页)

萧景珩早已在书房等候,见到凌燕,立刻迎上来:“秦风已将密信和军械编号送来,你看。”他将密信和一张写满编号的纸递过去。

凌燕接过,仔细查看。密信上的字迹是五皇子的亲笔,清晰地写着“待秋狝议事时,让李尚书呈上证物,定能将萧景珩定罪”,落款日期正是三日前。军械编号与账册上的记录完全一致,足以证明五皇子是故意栽赃。

“有了这些证据,秋狝议事时,我们定能让五皇子自食恶果。”凌燕将密信和编号纸收好,语气带着几分轻松,“只是五皇子不会轻易认输,或许还会在秋狝议事上耍其他手段,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

萧景珩点头:“我已安排御史台的几位御史,在秋狝议事时配合我们,一旦五皇子让李尚书揭发,我们就立刻呈上证据,同时让御史弹劾五皇子‘栽赃陷害、滥用职权’。另外,我还让人将密信的内容抄录了几份,若是五皇子抵赖,便将抄录的密信呈给父皇,让他亲眼看看五皇子的野心。”

凌燕心中安定,看着萧景珩,眼中带着几分赞赏:“殿下考虑周全,此次危机定能化解。只是经历此事后,五皇子定会更加警惕,日后我们与他周旋,需更加谨慎。”

“嗯。”萧景珩应着,目光落在凌燕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温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不是你及时察觉阴谋,还想出应对之策,我恐怕早已陷入五皇子的陷阱。”

“殿下客气了。”凌燕脸颊微微发烫,连忙转移话题,“明日便是秋狝议事,我们需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我先回府,明日一早,我们一同进宫。”

回到侯府时,已是凌晨。凌燕洗漱完毕后,却毫无睡意,脑海中不断回想秋狝议事可能出现的情况。她知道,此次议事不仅是化解危机的关键,更是萧景珩在皇帝面前巩固地位的机会,容不得半点差错。

第二日清晨,凌燕与萧景珩一同进宫。秋狝议事在太和殿举行,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在殿内,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皇后和几位嫔妃坐在一侧的偏殿内,静静聆听。

议事开始后,大臣们依次上奏,汇报边境军备、地方灾情等事务。轮到五皇子上奏时,他走上前,对着皇帝行礼道:“父皇,儿臣近日核查军械库账目时,发现有三批弓箭去向不明,经调查,竟是靖王弟以‘训练暗卫’为由借走,至今未还。儿臣已让李尚书将账册带来,恳请父皇查看。”

李尚书立刻上前,将账册呈给皇帝,语气恭敬:“陛下,账册上明确记录着,靖王殿下于上月初五借走弓箭三千副,至今未归还,且未说明用途。臣以为,靖王殿下此举不妥,军械乃国家重器,岂能私用?”

大臣们闻言,纷纷议论起来,目光落在萧景珩身上,带着几分探究和怀疑。皇帝看着账册,脸色渐渐阴沉,看向萧景珩:“景珩,此事是否属实?你为何借走弓箭不还?又为何不向朕禀报?”

萧景珩上前一步,神色平静:“父皇,儿臣并未借走弓箭,此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李尚书呈上的账册,恐怕是被动过手脚的假账!”

“靖王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五皇子立刻反驳,语气带着几分愤怒,“账册上有你的签名和兵部的印章,岂能有假?你若是没有借走弓箭,为何不敢承认?莫非是想私藏军械,图谋不轨?”

“五皇子殿下,说话需讲证据。”凌燕突然上前一步,对着皇帝行礼道,“陛下,臣女有证据证明,靖王殿下并未借走弓箭,而是五皇子殿下与李尚书勾结,私挪军械,栽赃陷害靖王殿下!”

大臣们闻言,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凌燕身上。五皇子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凌燕!你一个女子,竟敢在朝堂上胡言乱语!你有什么证据?若是拿不出证据,便是欺君之罪!”

“臣女自然有证据。”凌燕从袖中取出密信和军械编号纸,递给皇帝,“陛下,这是五皇子殿下与李尚书的密信,信中明确写着‘借军械栽赃靖王’的计划,还有被转移军械的编号,这些编号与账册上记录的‘被靖王借走’的军械编号一致。另外,臣女还派人在玉泉寺后山的废弃佛堂内找到了被转移的军械,陛下可派人去查验。”

皇帝接过密信和编号纸,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密信上的字迹确实是五皇子的亲笔,军械编号也与账册上的记录完全一致。他抬头看向五皇子,语气冰冷:“景渊,这是怎么回事?你竟敢勾结大臣,私挪军械,栽赃陷害你的弟弟!你眼里还有朕,还有大靖的律法吗?”

五皇子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父皇,儿臣冤枉!这密信是伪造的,是凌燕和靖王弟联手陷害儿臣!儿臣从未与李尚书勾结,更没有私挪军械!”

“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皇帝将密信扔在五皇子面前,怒喝,“朕现在就派人去玉泉寺查验,若是真有军械,朕定饶不了你!李尚书,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李尚书早已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陛下,臣有罪!臣是被五皇子逼迫的,他让臣修改账册,转移军械,还让臣在议事上诬陷靖王殿下!臣一时糊涂,才犯下如此大错,恳请陛下饶命!”

五皇子听到李尚书的招供,彻底绝望,瘫倒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大臣们见状,纷纷议论,指责五皇子野心勃勃,不择手段。

皇帝看着瘫倒在地的五皇子,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来人啊,将五皇子萧景渊打入天牢,彻查他的党羽!李尚书滥用职权,勾结皇子,革去官职,流放三千里!”

侍卫们上前,将五皇子和李尚书拖了出去。五皇子的哭喊声响彻太和殿,却再也无人理会。

处理完五皇子,皇帝的目光落在凌燕和萧景珩身上,语气缓和了些:“凌燕,你机智果敢,识破阴谋,为朝廷铲除奸佞,有功于社稷。朕决定,赏赐你黄金五百两,绸缎五千匹,晋封为‘明慧郡主’。景珩,你受委屈了,朕知道你无心争储,却屡次遭人陷害。日后,你需更加谨慎,辅佐朕治理朝政,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凌燕和萧景珩连忙行礼:“谢父皇(陛下)恩典!”

秋狝议事结束后,大臣们纷纷向凌燕和萧景珩道贺,不少之前中立的大臣,也开始主动向萧景珩示好。凌燕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五皇子倒台后,储位之争看似只剩下萧景珩一人,实则暗流依旧涌动,其他皇子虽暂时没有动作,却未必没有野心,日后的朝堂,恐怕会更加复杂。

离开皇宫时,已是午后。萧景珩骑着马,与凌燕的马车并行。他看着马车窗口的凌燕,语气带着几分感激:“此次若非有你,我恐怕已身陷囹圄。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我说,只要我能做到,定不会推辞。”

凌燕掀开车帘,看着萧景珩,微微一笑:“殿下不必如此。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能化解此次危机,保护侯府和殿下,便是最好的赏赐。”

萧景珩看着凌燕的笑容,心中一动,轻声道:“无论如何,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日后,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句话,我定全力以赴。”

凌燕点点头,没有再多说。马车继续前行,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她知道,此次危机虽已化解,但储位之争并未结束,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只要她与萧景珩继续携手,同心协力,定能应对一切困难,守护好自己在意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