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爷,这山林资源丰富,若是合理砍伐,制作成木材,想必能带来不少收益。”
李在林观察一番后说道。
刘正轩环顾四周,思索道:“木材虽好,但不可过度砍伐,坏了这山林的生机。
咱们需制定规矩,有序开采。”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
刘正轩一行人结束了一天的考察,返回东阳城。
一路上,刘正轩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日所见的盐田、港湾、山林。
他深知,东阳地域资源丰富,只要合理开发利用,这里必将成为东晋北伐的坚实后盾。
回到营帐后,刘正轩与李矩相对而坐,桌上烛光摇曳。
刘正轩神色认真,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兴奋:“岳父,今日考察海边,我对盐场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咱们得从各地招募经验丰富的盐工,同时安排咱们的工匠研制新的制盐工具。
您想想,要是用上铜制的蒸发器皿,就能更精准地控制火候与蒸发速度,产出的盐肯定既精致,产量又能大幅提升。”
李矩轻抚胡须,目光中透露出赞许,微微点头道:“正轩,你这想法甚好。
这盐场关乎民生与军饷,马虎不得。
资金方面,你无需担忧,我这就拨出一笔丰厚的款项,全力支持你。”
说着,李矩当即提笔,写下拨款手令,递给刘正轩。
紧接着,话题转到海带的后续开发上。
刘正轩眼中闪烁着光芒,兴奋地比划着:“岳父,这海带的潜力可大了去了。
咱们不仅要教渔民做凉拌海带和海带汤,还能把海带制成干海带,方便长期储存和携带。
我还琢磨出一种海苔的制作方法,那味道,酥脆可口,特别适合行军时食用。”
李矩身子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问道:“海苔?这倒是个新鲜玩意儿,具体怎么做?”
刘正轩详细地讲解了一番,李矩听完后,拍了拍刘正轩的肩膀,鼓励道:“正轩,此事你抓紧去办,若是能成功,对咱们军队和百姓都是一大幸事。”
张贴告示回收海带后,刘正轩再次来到港湾。
渔民们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好奇。
一位老渔民率先开口:“大人,这告示上说的海带吃法,真有那么多种吗?还有那海苔,到底是啥样的美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正轩笑着回应:“大伯,您放心,这海带吃法多样,每一种都别有风味。
就说这海苔,是把海带切成薄片,烘干后撒上盐和油,吃起来又香又脆。
等我们做出来,您尝了就知道,保准喜欢。”
这时,一个年轻渔民凑过来,急切地问:“大人,那咱们捞上来的海带,您真能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