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船家取来一个折叠靠背椅,苏轼坐在王安石旁边。
这种椅子,后世又称之为东坡椅。
倒不是因为此物为苏轼改良,而是因为由苏轼推广使用而得名。
苏轼虽然不知道这种椅子未来会以他的字号命名,但他确实挺喜欢的。
无他,方便。
钓鱼的时候,一折,一提。
到地方打开,累了的时候往后面一靠,这个舒服呦。
众所周不知的是,苏轼也喜欢钓鱼。
只不过新手保护期过后,钓鱼技术和被天幕投射手机的十七,属于半斤八两,大哥别笑二哥。
苏轼不语,给鱼钩挂上鱼饵,默默的坐在王安石身旁。
王安石打趣道:“子瞻,我们这下算是新旧合流?”
“哪有什么新党、旧党,先画靶子后射箭而已。”
“无非一方偏激进,一方偏保守。”
“大宋还没沦落到后世大明王朝末年,党争矛盾化、激烈化,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
“介甫,你当初若是不那么激进,不那么强势,脚步慢一点,性格好一点……”
王安石打苏轼的话语,轻声道:“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得空。”
“自商君变法,历朝历代,凡要变法图强,皆要强势,快刀斩乱麻,因为商君就是这样做的,他成功了。”
“商君之后,历朝历代的变法者,若不学商君,要么人亡政息,要么半途而废,我有的选吗?”
“激进、强势尚且如此,若如你所说,软弱一点,亦或者当个修补匠,与旧党合流,缝缝补补。”
王安石侧头,盯着苏轼的眼睛说道:“岂不又是一场庆历新政?”
苏轼抿了抿嘴,不知如何答复。
范文正公和王安石相比,便是一个保守派。
或者说他像是另一个王安石,只不过他并不激进,可以和保守派妥协。
变革,但不动大刀,同时修修补补。
可即便如此,仅仅一年,庆历新政便失败了。
庆历二年,王安石科举及第,入朝为官。
庆历新政如何开始、如何失败,王安石一清二楚。
苏轼叹了口气,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自己又有什么理由说他太过激进呢?
~~~~~~~
【#逗小孩#】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出差,坐的是大巴车。
他告诉我,他带我逃票,让我躲在他身后偷偷进来,我照做,居然成功了。
他又在车上嘱咐我别出声,等检票员来就钻座位下面。
我感到非常刺激,对“违反道德法律”一事有着野蛮的新鲜感。
后来才知道,原来买票了,我爸骗我,是为了让我安静点。】
~~~~~~
评论区:
〖我一个高中同学,路过我们那的臭水沟时候,说她哥哥小时候带她路过,告诉她这是黑龙江,她相信了一整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