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涟漪在不朽神山之巅缓缓平复,王飞与女妭的身影悄然浮现。
东荒那略带贫瘠却又充满生机的气息仿佛还萦绕在鼻尖。
但与脚下这座汇聚了南洲、西洲、北冥洲无上气运的神山相比,终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触。
王飞没有立刻返回密室,他站在山巅边缘,目光如同巡狩领地的苍龙,缓缓扫过脚下这片完全属于他的疆土。
女妭静立一旁,金色的眸子也随着他的视线,淡漠地俯瞰着这万里山河。
无需动用神通,仅凭与仙朝气运、与人皇鼎的深度绑定。
王飞的神识便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覆盖了五洲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而女妭的大罗神念,更是细致入微,能洞察秋毫之末。
东洲,故青岚玄宗属地,如今的“启明平原”。
昔日宗门林立的景象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规划整齐、灵光氤氲的巨型灵田。
来自工部改良的“聚灵阵”与“云雨阵”如同棋盘格般分布,确保着灵谷、灵药的茁壮成长。
无数身穿统一短褂的灵植夫穿梭其间,他们不再是依附宗门的奴仆,而是仙朝登记在册的“灵农”,依靠劳作赚取贡献,换取修炼资源。
几个半大的小子在田埂上奔跑嬉戏,手中拿着简陋的木剑比划着《百战诀》的起手式,嘴里嘿哈有声,引得田间劳作的父母笑骂,眼中却满是欣慰。
学堂里传来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文,而是混合了基础道法、文史算数、甚至简易炼器炼丹常识的朗朗书声。
一种踏实、安稳、充满希望的气息,是东洲的主调。
北洲,永冻冰川边缘,“寒铁镇”已扩建为“寒铁城”。
巨大的矿坑深入冰层之下,轰鸣的法器声不绝于耳。
但与以往不同,矿工们面色红润,眼神有光。
休息时,不少人就地盘坐,搬运着《百战诀》的气血,身上蒸腾起肉眼可见的血色热气,抵御着酷寒。
城中新建的“北洲讲武堂”外,排起了长龙,都是前来检测资质、渴望加入霜狼军或者地方守备军的年轻人。
张寒霜那“只认拳头不认人”的风格,反而激起了北地汉子们的好胜心。
整个北洲,都弥漫着一股剽悍、坚韧、积极向上的气息,如同被冰雪覆盖下的火山,积蓄着力量。
西洲,黄沙古城。
佛寺的钟声依旧,但更多了一种烟火气。
巨大的贸易集市上,来自各洲的商队川流不息,统一制式的“炎黄通宝”灵石币叮当作响,省去了无数兑换的麻烦。
原本一些年轻力壮的僧侣,在还俗后,部分加入了阳顶天的熔岩军,部分则凭借着对西洲地理的熟悉,成为了优秀的向导或勘探队员。
一座座新的工坊在绿洲边缘拔地而起,利用西洲充沛的日照和风力,冶炼着从地下深处开采出的矿石。
西洲给人的感觉,是沉稳中透着活力,荒凉下蕴藏着宝藏。
南洲,瘴疠沼泽边缘。
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地,如今被一座座规划有序的吊脚楼村落点缀。
周流云带来的仙朝医官和阵法师们,成功地将几种常见的毒瘴转化为了可供修炼的独特灵气,虽然依旧不适合普通人生存,但对于一些特定功法的修士来说,反而成了宝地。
李惊风的风影军定期清剿残余的凶兽和巫蛊势力,确保着商路与村落的安全。
可以看到,一些南域本土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熟练地使用仙朝制式的法器,与来自中洲的教官学习着新的战阵配合。
南洲,正从混乱与封闭,一步步走向秩序与开放。
中洲,不朽神山脚下,“炎黄皇都”。
这里无疑是五洲气运最鼎盛、也最繁华的核心。
巨大的城池向外蔓延了数百里,高耸的城墙铭刻着无数防御与聚灵阵纹。街道宽阔,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两侧店铺林立,贩卖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灵材、丹药、法器、符箓。
不仅有修士穿梭,更有许多气息不强的凡人,他们或许是工匠,或许是学者,或许是商人,同样昂首挺胸,神色从容。
因为在仙朝律法之下,只要遵守秩序,做出贡献,他们同样能获得尊重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