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各个行业都是如此。
当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过程注定是不愉快的。
于是,一本没有熬到上架,我主动将其屏蔽了。
而另一本,也就是《重燃回首又三生》踩了更多的坑和更多的雷。
新人写重生文,最轻松的方式是代入自己过去的经历。
老柳也不外乎如此,我的书里很多情感类的互动,其实也就是我个人的情感经历。
于是,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女儿对此很不爽,她不想在书里看爸妈的情感纠葛,更认为我是通过小说在狡辩一些现实的问题。
老书友都知道,老柳也是俗人,也是个女儿奴,于是‘三生’这本书也就只能太监了。
而后,便是《重燃2003》这本书了。
这本书,踩的坑就少多了,在严格合理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是将产业脉络是讲得明明白白的。
在多次疯狂试探下,我清楚的感知到了那根线的具体摆放。
一度我的编辑蓬莱大大还曾感慨过:你好几个月没找过我了。
但是,这本书仅仅精品线守门员的成绩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太合理,也就让读者没有爽感。
老实说,这一点让我很迷茫。
毕竟,做一件事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认同感和正反馈。
但自己选择了任性,就只能去承担任性的后果。
而且,我确实没办法昧着自己的良心去不合理。
正如你本来是个学渣,重生之后你便可以成为学霸?
这是不是把‘学霸’的含金量看得太低了?
有些事,不是你重生回去光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光是努力,是突破不了那根线的。
20年多年前,这根线叫做985。
20多年后的今天,这根线叫做c9。
正如很多人在吐槽我书里的时间线,觉得时间线太短了。
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
在现实里,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型民营企业只有3。3年,仅有10%的企业能够幸存超过3年,而大型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也仅为7。8年。
这中间还包含着企业从诞生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
也就是说,在现实里,实际上一家企业从诞生开始,如果9个月之内没法做大做强,它后期能做大做强的概率连百万分之一都没有。
企业的发展,不是学校里的打怪升级慢慢发育。
哪有什么鬼时间去磨蹭的?
人和人之间的成就高低,除了家境支持、天赋的显着区别以外,最大的分野在于执行力。
甚至执行力能部分弥补家境和天赋。
也正如码字一般。
普通人一个小时连800字作文都憋的难受,但网文写手如果一个小时只码800字,那他在这一行能幸存的概率也不超过百万分之一。
大部分写手每个小时都能至少达到1600字以上,注意我说的是成品字数而不是时间统计里的码字速率。
但作为一个截止今日码字1222天,共计发布文字917。2万,日均发布7505字三本书两本精品的兼职写手,我也很难理解那些交不出成绩还动不动就断更、就卡文、就太监的全职4K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