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冷宫签到开局 > 第十一章 镇北王世子来信(第1页)

第十一章 镇北王世子来信(第1页)

第十一章镇北王世子来信

长秋宫的夜,一次比一次更沉,更冷。老赵的警告像一块冰,塞在栗晓燕的心口,寒意丝丝缕缕地渗开。皇城司的阴影不再是远处的威胁,它已经贴到了宫墙根下,嗅探着每一丝可疑的气味。

那本动了手脚的《女诫》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点涟漪。南方“祛瘴秘药”的消息放出去了,但北疆那边同样杳无音信。撒出去的火种,似乎没能点燃预想中的燎原大火,反而让等待的时光变得格外煎熬。栗晓燕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出了错,那些清流御史是否只会空谈,而那位镇北王世子,是否根本无意卷入京师的浑水。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沉寂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到来了。

这日,内务府照例送来份例米粮的,不再是张全,而是一个完全面生、眼神躲闪的小太监。东西放下,人便要走。惠儿多问了一句张公公的去向,那小太监支支吾吾,只说是“调了差事”。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栗晓燕。张全或许不够忠诚,但他是条有用的狗,知道太多阴私。他的突然消失,绝不仅仅是调职那么简单。

她立刻启动情报网中埋得最深的一颗钉子——一个在浣衣局当差、因家人被栗晓燕暗中接济而效死的老宫女,让她设法打听张全的下落。

消息在两天后传回,字条上只有潦草而惊悚的几个字:“张全暴病,昨夜已拖去化人场。”

化人场!那是处置宫中低等罪奴或无名尸首的地方!

栗晓燕捏着字条的手指微微发白。不是调职,是灭口。宇文擎开始清理了。张全知道的太多,关于花露,关于王嬷嬷,关于长秋宫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他的死,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摄政王已经不耐烦了,他要掐断所有可能指向他的线索,下一个,会不会就是知道更多的王嬷嬷?甚至是……自己?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石,压在胸口。生存率在系统光屏上轻微波动,4。7%的数字显得摇摇欲坠。

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在王嬷嬷也被灭口、所有线索彻底断掉之前,让水变得更浑!

她想到了那本《女诫》。清流的路子走不通,或许,该换个方向,从那些被宇文氏打压、心中积怨已深的失意官员入手?或者……后宫?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宇文贵妃跋扈,树敌众多,其中,育有皇长子的李昭仪,因其子有继位可能而一直被宇文贵妃视为眼中钉,两人势同水火。若能利用李昭仪……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她自己按下。后宫妇人的争斗,层次太低,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且难以撼动宇文擎的根本。

就在她心绪纷乱、几近无计可施之时,转机,以一种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叩响了长秋宫的门。

不是侧门紧急的叩击,而是正门,在午后,被不疾不徐地敲响了。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惠儿紧张地看向栗晓燕。栗晓燕示意她去应门,自己则闪身避到屏风之后。

门开处,站着的并非内监或宫女,而是一个穿着低等侍卫服色、面容平凡无奇的年轻男子。他手中捧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食盒。

“奉旨,给皇后娘娘送些时新瓜果。”侍卫的声音不高不低,面无表情。

惠儿愣住,长秋宫何时有过这种“恩典”?

那侍卫却不理会她的错愕,将食盒往前一递,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屏风的方向,补充了一句:“娘娘,这瓜果需趁鲜食用,尤其是这‘西域寒瓜’,清凉去火,最是难得。”

西域寒瓜?栗晓燕心中一动。这个时节,哪来的西域寒瓜?

侍卫放下食盒,并不多言,躬身一礼,转身便走,步伐稳健迅速。

惠儿提着食盒进来,满脸疑惑:“娘娘,这……”

栗晓燕从屏风后走出,目光落在那个看似普通的食盒上。她走过去,打开盒盖。上面一层确实是些寻常的时令果子,但拨开果子,下面却并非瓜果,而是垫着一层干草,干草中,埋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以及一块触手冰凉、非金非铁、刻着奇异狼头纹路的黑色令牌。

栗晓燕拿起那封信,展开。信上的字迹遒劲有力,透着一股沙场铁血之气,内容更是让她心跳骤然加速:

“宫中魑魍,非久居之所。北地风光虽苦,然天高地阔,可容鹰扬。药石之惠,吾军谨记。若有意,三日后子时,西华门侧,槐柳之下。”

没有落款,但那狼头令牌和“药石之惠”、“吾军”的字眼,已昭示了来信者的身份——镇北王世子,萧煜!

他收到了关于黄花蒿药的消息!他看懂了赏荷宴上那个眼神!而且,他给出了回应!不是言语声援,而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提议:跟我走,离开这个鬼地方,去北疆!

巨大的冲击让栗晓燕一时有些眩晕。她扶着桌案,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翻涌的心绪。

第十一章镇北王世子来信

机会!这绝对是天大的机会!逃离这座黄金囚笼,前往相对独立、拥有兵权的北疆,无疑是眼下最好的出路!有了萧煜的庇护,有了北疆军作为后盾,她才能真正摆脱宇文擎的掌控,获得喘息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