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指挥权限 > 第74章 京华风雨与书房夜话(第1页)

第74章 京华风雨与书房夜话(第1页)

回京的路途,比来时沉重了数倍。

宽阔的官道上,车队护卫森严,气氛凝肃。林微熹和陆寒江各自躺在铺了厚厚软垫的马车里,由御医随行照料。伤势在名贵药材和精心护理下稳定恢复,但两人心头的巨石,却丝毫未减。

林微熹不再像来时那般,有闲心欣赏窗外景色,或者琢磨沿途美食。她大部分时间都沉默着,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看着车顶发呆。那个扭曲的“烛龙”令牌,那位姓苏的翰林学士,母亲温婉却模糊的面容,以及父亲那句沉甸甸的“无愧于心”,在她脑中反复交织盘旋。

**【林微熹内心OS】:二十多年前……夺嫡……苏学士……母亲……烛龙。这像是一团被猫玩过的乱麻,根本找不到线头。爹说他无愧于心,我信。可为什么我心里还是这么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正悄悄发生变化。**

陆寒江同样心绪难平。他身为皇城司指挥使,职责便是肃清奸佞,护卫皇权。“烛龙”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庞大而危险的敌人一直潜伏在帝国肌体深处。而林丞相与这组织之间若有若无的关联,更是让他如鲠在喉。他信任林微熹,也敬重林丞相的为官品行,但皇城司的职责,要求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与客观。

**【陆寒江内心OS】:‘烛龙’……水师提督已是封疆大吏,竟也被渗透。朝中还有多少他们的人?林相与旧案的关联,是调查的关键,还是……隐患?陛下会如何决断?**

车队一路无话,顺利抵达京城。

京城依旧繁华喧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仿佛东南沿海的那场生死搏杀,水寨里的阴谋诡计,都与这座巍巍帝都毫无关系。但知情的人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虚假平静。

林丞相的车驾没有回相府,而是直接入了宫。陆寒江则被护送回皇城司衙门,他需要立即觐见皇帝,详细禀报水寨之事,尤其是关于“烛龙”的发现。林微熹则被送回了丞相府,严令卧床静养。

相府的下人们早已得到消息,见到郡主归来,虽是伤患之身,但总算性命无虞,都松了口气,伺候得愈发小心周到。

躺在自己熟悉又柔软的拔步床上,闻着房间里淡淡的、属于家的安神香气息,林微熹紧绷了多日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一些。但心底那份不安,却如同窗外渐渐沉下的暮色,愈发浓郁。

**

皇宫,御书房。

灯火通明,却只照亮了书案前那一方天地。当今天子,永熙帝,正值壮年,眉宇间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常年操劳的倦色。他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林丞相与肩上裹着绷带、面色苍白的陆寒江。

陆寒江单膝跪地,将东海水寨之事,从遇袭、被救、查案、遇刺,到赵元魁的反扑、密室的发现,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禀报了一遍。他没有添加任何个人猜测,只是客观陈述事实,包括林微熹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最后那个“烛龙”令牌和密信的发现。

当听到“烛龙”二字时,永熙帝握着朱笔的手,明显顿了一下。他抬起眼,目光深沉如海,看向站在一旁的林承泽。

“林相,此事,你如何看?”

林丞相躬身道:“陛下,陆指挥使所言句句属实。赵元魁勾结‘归墟’,证据确凿。而‘归墟’背后,直指‘烛龙’。此獠潜伏之深,能量之大,远超我等此前预估。水师乃海防屏障,竟被其渗透至提督一级,实乃心腹大患。”

“是啊,心腹大患……”永熙帝放下朱笔,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朕登基十余载,自以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却不料,卧榻之侧,早有豺狼环伺。”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怒意。

“林相,关于那令牌和密信,以及……二十年前的旧案,你怎么说?”皇帝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承泽。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皇帝对林丞相的信任。

陆寒江的心也提了起来。

林丞相神色不变,坦然迎向皇帝的目光:“陛下,臣与已故苏翰林苏明远,当年确为至交好友,亦曾受其牵连,遭受贬谪。此事,陛下早已知晓。臣不敢隐瞒,苏明远当年获罪,表面是卷入党争,实则……很可能与初现端倪的‘烛龙’有关。臣这些年暗中调查,亦是为了查清好友蒙冤真相,并铲除这祸国殃民的组织。”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小女微熹,其母苏氏虽出身苏家旁支,与苏明远关系已远,且早已病故。臣以为,此事不应牵连到小女。她此次遭难,纯属意外被卷入。”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永熙帝盯着林承泽看了许久,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穿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半晌,皇帝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苏明远……可惜了。当年之事,朕亦觉有蹊跷,只是时机未到,未能深究。林相,你暗中调查‘烛龙’之事,朕早有察觉。你能坦诚相告,朕心甚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