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核心,不再是如何将孙圣训练成一个更强的综合格斗选手,而是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充满枷锁的规则下,将他那被外界誉为“神级”,而团队内部也只知其“快到非人”的反应速度,锻造成一柄真正能够刺穿弗洛伊德·梅威瑟那完美防御体系的、独一无二的利刃。
弗雷迪·罗奇,这位曾指导过帕奎奥等无数传奇拳王的白发老人,成为了“弑神者”计划的总设计师。
他深知,试图让孙圣在短短几个月内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拳击手,去和浸淫此道二十余年的梅威瑟比拼滑步、摇闪和刺拳,无异于让一个短跑冠军去和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比拼耐力,是彻头彻尾的自杀行为。
“我们的优势,只有一个,那就是孙的反应速度。”
在第一次正式训练开始前,罗奇在战术白板上,用红色的马克笔,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圆圈,圈住了“反应”这个词,“全世界都知道他反应快,但他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快。这就是我们的底牌。
但是,弗洛伊德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不是用速度去战胜你,而是用智慧去‘欺骗’你的反应。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孙学会,如何对抗欺骗。”
在罗奇的亲自操刀下,团队为孙圣设计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反直觉的训练方案,其目的,就是为了预演并破解孙圣那看似无敌的反应速度,在纯粹的拳击规则和面对梅威瑟这位宗师级对手时,可能面临的三大“致命陷阱”。
第一个陷阱,被罗奇命名为:神经层面的“节奏催眠”。
训练馆内,罗奇亲自为孙圣戴上拳靶,他没有像其他教练那样要求孙圣打出重击,而是开始模仿梅威瑟那标志性的、如同湖面涟漪般轻微摇晃的节奏。
他并不出重拳,只是用连续不断、力道极轻的刺拳,如同蜻蜓点水般,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触碰着孙圣高举的防守手臂。
“嗒…嗒…嗒嗒……嗒……”
拳靶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富有韵律,如同节拍器一般。
“感受到了吗,孙?”罗奇的声音如同魔咒,在安静的拳馆里回响,“他在给你建立一个‘安全区’,一个稳定的、让你感到舒适的、可预测的节奏。你的眼睛看到了,你的大脑习惯了,你的神经也开始适应了。你会下意识地认为,他的每一次攻击,都会在这个节奏之内,都是无害的。”
孙圣全神贯注,他的“超神反应”让他能清晰地捕捉到罗奇每一次刺拳的轨迹,甚至能提前预判到下一拳的落点和时机。
但正如罗奇所说,他的身体在适应,他的神经在放松戒备。那种高度紧张的、在八角笼内随时准备应对腿法和抱摔的战斗状态,正在被这种单调的节奏慢慢瓦解。
突然!
就在孙圣的注意力被连续三次快速的左手刺拳所吸引时,罗奇的身体毫无征兆地一沉,一直隐藏在身后的右拳,如同潜伏在深海中的巨鲨,猛地撕开水面,从一个极其刁钻、完全违背了刚才所有节奏的下勾角度,闪电般地向上猛击!
那一瞬间,孙圣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的“超神反应”依旧在,让他看清了这一拳的所有轨迹,但他的身体,却因为被“催眠”的神经而慢了半拍!
他凭借着那非人的反应和千锤百炼的身体控制力,在最后一刻极限后仰,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让那记呼啸而来的重拳拳风,如同剃刀般擦着他的下巴锋锐地掠过。
虽然没有被击中,但孙圣的后背,还是瞬间惊出了一身冰冷的汗水。
他能感觉到,如果刚才自己哪怕再慢上0。01秒,自己的下巴可能就已经被彻底击碎。
“这就是‘节奏陷阱’。”罗奇放下拳靶,苍老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表情严肃得可怕,“他用99次无害的催眠,只为换取那1次致命的攻击。当你的神经被麻痹,你的反应再快,也只是在‘事后’做出反应,而不是在‘事前’做出预判。在顶级对决中,这零点几秒的差距,就是天堂与地狱。”
第151章以脏打脏,以力破巧
为了破解这一陷阱,团队为孙圣设计了堪称严酷的“反节奏”神经刺激训练。他们从全美找来了数位风格迥异、以打法怪异著称的职业拳手,让他们在对练中,用各种毫无逻辑、甚至可以说是胡乱挥舞的拳法去攻击孙圣。时而快如闪电,时而慢如蜗牛;时而大开大合,时而小动作不断。
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摧毁孙圣在综合格斗中养成的、基于对手整体动作的预判习惯,让他的神经系统时刻保持在最高强度的警戒状态,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将他的反应,从“预判反应”打磨成更纯粹、更原始的“瞬时反应”。
第二个枷锁,则是拳击规则之下,那令人窒息的“距离污染”。
与综合格斗中,选手进入近身缠抱后会快速寻求分离重击,或者进入更具优势的地面缠斗不同,拳击规则允许更长时间的、相对静态的近身搂抱。
而这,正是梅威瑟将无数重炮手折磨到崩溃的另一大绝活。
“他会像一块沾了水的牛皮糖一样黏住你,让你感觉自己陷入了泥潭。”科米尔亲自上场,戴上十六盎司的大号拳套,与孙圣进行近身缠斗的模拟训练。
在模拟中,孙圣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憋屈和烦躁。他的核心力量、爆发力明明远胜科米尔,但在规则的限制下,他不能抱摔,不能用膝肘,甚至不能用过大的动作去推开对手。
而科米尔则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老油条,完美地复刻着梅威瑟的“脏活”。
他用额头死死地顶住孙圣的下巴,迫使他仰头,让他的视线受阻;他用肩膀和手肘,在裁判的视线盲区,不断地、充满力道地摩擦着孙圣的胸口和肋骨,制造着持续的、虽不致命却极其消耗心神的钝痛;他还会巧妙地将大部分身体的重量,通过搂抱压在孙圣的身上,如同附骨之疽,疯狂地加速着孙圣核心力量的消耗。
这种持续的身体接触,如同一层厚厚的迷雾,给孙圣那精密的“反应雷达”施加了强烈的、全方位的电子干扰。
他的动态视觉被破坏,他对与对手之间那生死一线的距离感的精准感知,在不断的肢体摩擦中被打乱。
那引以为傲的反应速度,在失去最佳启动距离后,威力大打折扣,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
针对这一点,“弑神者”计划的对策简单而粗暴——“以脏打脏,以力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