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盛唐衰败 > 第十二章 光传捷报(第2页)

第十二章 光传捷报(第2页)

李承乾转身,盯着杨世民看了许久,突然笑了:“好一个'只做对大唐有利之事'!杨侍郎果然如传闻中一般耿直。罢了,说说你那'光讯系统'吧。“

离开东宫时,杨世民长舒一口气。太子与长孙无忌之间显然有矛盾,而他这个掌握技术的“海外奇人“,成了双方都想争取的棋子。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异常。杨世民亲自设计了一套基于《易经》六十四卦的编码系统——白日用铜镜反光次数代表爻象,夜间用灯笼颜色组合。他在长安城外设立了十二座改良过的烽燧台,每座高塔顶部都装有可旋转的铜镜和灯笼架,训练了一批专门的“光讯兵“。

卢珊也没闲着。她利用卢家的商业网络,在各地搜集情报,同时组织妇女为前线将士制作军服、干粮。

“郎君,你看这个。“一天晚上,卢珊递给杨世民一封信,“陇右来的密报,说发现突厥残部在集结。“

杨世民仔细阅读,眉头紧锁:“至少有五千骑兵。。。若他们趁陛下西征时南下。。。“

“要不要报告太子?“

“当然,明日一早就去。“

然而,还没等杨世民上报,危机就爆发了。次日凌晨,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夫妻二人。

“杨大人!渭北光讯塔传来急报!突厥骑兵已破萧关,距长安不足百里!“

杨世民一跃而起,胡乱套上官服就往外冲。街上已经乱成一团,百姓惊慌奔走,传言突厥人马上就要兵临城下。

东宫内,李承乾正与几位大臣紧急商议。见杨世民到来,太子直接问道:

第十二章光传捷报

“杨卿,长安现有守军不足两万,如何抵挡突厥铁骑?“

杨世民略一思索:“殿下,可速调周边府兵入卫,同时坚壁清野。另外。。。“他压低声音,“微臣有一秘器,或可退敌。“

“何物?“

“火药。“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就是你在宴会上震慑突厥使臣的那种?“

“正是。微臣已改良配方,威力更大。若能制成'霹雳炮',置于城头,必能震慑胡虏!“

房玄龄皱眉:“此物从未用于实战,万一。。。“

“没有万一!“李承乾突然拍案,“传孤令:即日起长安戒严,调集三辅府兵入卫。杨侍郎,你那'霹雳炮',立刻赶制!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离开东宫,杨世民直奔格物院。火药配方他一直保密,只教过几个最信任的工匠。现在,是时候让它派上大用场了!

三天不眠不休,杨世民和工匠们赶制出了二十门简易火炮——其实就是加固的铁管,配以特制的火药包和铁钉、碎石等填充物。虽然射程有限,但近距离杀伤力惊人。

与此同时,突厥骑兵已抵达咸阳,距离长安仅一水之隔。城中人心惶惶,不少富户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南逃。

“郎君,这样不行。“卢珊匆匆找到正在城头督战的杨世民,“百姓若大规模出逃,不仅影响士气,还可能造成踩踏。“

杨世民抹了把脸上的黑灰:“你有什么主意?“

“让我组织城中妇女,成立救护队和后勤队。“卢珊眼中闪着坚定的光,“卢家在长安有威望,我能稳住人心。“

杨世民深深看了妻子一眼,突然为她感到无比自豪:“好!我这就去请太子下诏。“

很快,一道太子令传遍全城:命卢氏女卢珊统领长安妇女,协助城防。同时,杨世民的火炮也已部署到位,只等突厥人到来。

次日黎明,突厥大军终于出现在渭水北岸。黑压压的骑兵阵列一眼望不到边,战马的嘶鸣和战士的呐喊声震天动地。

“准备迎敌!“守将高声下令。

杨世民站在安化门城楼上,看着越来越近的敌军,手心全是汗。这是他第一次面对真正的战争,与实验室里的安全环境天壤之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