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全文在线 > 第311章 姚科长(第1页)

第311章 姚科长(第1页)

第311章姚科长

傍晚,暮色像一层薄纱轻轻罩住万安镇大营村,一辆白色伏尔加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车轮碾过泥土的声音在安静的乡野格外清晰。

李哲坐在驾驶室开车,李振国坐在副驾驶座,王秀英则在后排落座。

李哲目光不时扫过前方的路,笑着说:“娘,这回您该放心了吧?大家伙儿都说您做的八宝粥好喝。”

王秀英听到这话,眉头稍微舒展了些,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员工们说好喝,是真觉得好喝,还是在说客气话呀?”她这两个多月为了研究八宝粥秘方没少花心思,生怕自己的心血得不到认可。

李振国转过头,看着后排的王秀英,认真地说:“嫂子,你放心吧。这些人都不知道你的身份,而且我跟他们说了,品尝八宝粥后要如实反馈。

根据他们的口味我们会进行调整,然后才会生产灌装的八宝粥,工人们都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会随便说客套话的。”

王秀英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随即又好奇地看向李哲:“老二,那要是用了俺的八宝粥秘方,好滋味公司会给俺多少钱?”

她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秘方到底能值多少。

李哲说道:“好处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一次性转让款一千元;然后是技术服务费,在八宝粥研发初期,会请您去厂里当技术顾问,帮着调整灌装八宝粥的口味,每次费用二十元;最后一笔是专利费,您可以获得八宝粥罐头前三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一。”

王秀英听得仔细,忍不住追问道:“也就是说,你们的八宝粥一年能卖十万块钱,就还能给俺一千块钱?”一千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没错,不过这仅限前三年,第四年就没有了。”李哲补充道。

王秀英听完,心里美滋滋的。她暗暗盘算着,先拿到一千块的转让费,不光研发的成本回来了,这两个多月的辛苦也没白费。再加上三年的专利费,自己少说也能赚个三四千块钱。

她越想越开心,心里暗道:“还是儿子好,要不这么好的差事能落到自己身上?”

这时,李哲话锋一转,看向副驾驶的李振国:“二叔,自家熬煮的八宝粥和灌装八宝粥,即便食材和配料相同,口味也可能有些改变。所以,初期的调整很重要,口味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将就。”

李振国郑重地点点头:“我知道。回头我会把嫂子请进厂里,用两种方式熬煮八宝粥,然后大家一起品尝对比。

等口味达标后,才会继续往下推进,到时候我会通知你,让你也尝尝味,确保万无一失。”

李哲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腰间的寻呼机突然“嘀嘀嘀”响了起来。

他腾出一只手从腰间取下寻呼机,按下查看键,屏幕上显示着绿源公司总经理钱多多的电话。

李哲先把叔叔和母亲送到村北的新房,随后独自开车前往村委会。

村委会的院子里静悄悄的,村支书王铁头不在。李哲找到了村里的会计说明来意,会计很爽快地把办公室的电话借给了他。

李哲拿起电话,拨通了钱多多的电话,“喂,钱总,我是李哲。”

电话那头传来钱多多爽朗的笑声:“李总啊,最近蔬菜大棚扩建得还顺利吗?”

李哲也笑着回应:“挺顺利的,欢迎钱总随时来视察指导。”

钱多多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应该是我过去给您汇报工作才对。”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李总,跟你说个正事,咱们公司的贷款基本上问题不大了。明天我带农行的领导去咱们公司考察,看看蔬菜大棚扩建的进度。”

李哲心中一喜,连忙问道:“钱总,需要我提前准备一下吗?”

这个年代,农信社仍处于农行的管理之下,虽然信用社在一定程度上朝着自主经营的方向发展,但对于较大额度的贷款,还是需要按照农行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申报,所以这次考察至关重要。

钱多多笑着说:“这位领导是我的好朋友,他小姨子也是绿源公司的股东,咱都是自己人,不用刻意准备什么。您多准备两瓶好酒就成,我这朋友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喝两口。”

“好,那我就在公司食堂设宴,好好招待两位。”李哲爽快地应道。

四季青公司的资金都用来囤积农资和扩建大棚了,现在急需一批贷款继续推进大棚扩建工作,钱多多在银行有关系,熟门熟路,又是四季青公司的股东,李哲就委托他办理了。

……

翌日上午,太阳渐渐升高,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一辆蓝色布拉达轿车行驶在万安镇的土路上,车轮扬起阵阵尘土。

开车的是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个子不高,穿着一身时髦的夹克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透着股机灵劲儿,正是绿源公司总经理钱多多。

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身材有些发福,白色衬衫被凸起的肚子撑得紧紧的,安全带勒在身上,显得有些局促。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带着几分慵懒的神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