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全文在线 > 第315章 犯难(第1页)

第315章 犯难(第1页)

第315章犯难

离开全聚德餐厅后,李哲开着车载着谭静雅和陈永发往西单方向赶。

抵达西单时已临近中午,三人走进路边一家小餐厅用餐。

馆子不大,七八张桌子挤得满满当当,好在他们来得早,靠里还剩一张方桌。穿蓝布褂子的服务员递过塑封餐单,上面就十来样菜。

李哲扫了一眼,抬头笑道:“来盘门钉肉饼,一份爆肚,再来个干炸丸子,三碗羊杂汤,汤多放香菜。”

饭馆虽小,但味做的很地道,尤其是门钉肉饼,咬一口爆汁,满嘴油香。

简单吃过午饭,三人立刻动身前往西单的那间底商。

上午在全聚德时,他们已经仔细观察了烤鸭室的布局与烤炉的构造,此刻结合蜀香居川菜的经营特点,首要确定的便是“川菜后厨与烤鸭室分开设置”的方案——既要保证川菜烹饪不受影响,也得让烤鸭制作流程独立运转,互不干扰。

刚踏进空旷的底商,谭静雅便先开口,对着陈永发说起了蜀香居崇文门老店的情况:“陈经理,老店的布局您可以参考下——一楼全是散桌,方便接待散客;二楼是包间,主要做宴请生意。

这次新店的要求得再提一提,尤其是二楼包间,装修得比老店更精致,档次要更高一些,而且包间一定要用隔音材料,客人谈事情才不受打扰。”

她顿了顿,伸手在空中比划着空间分区:“包间规格分三种就行,一种是八人桌,适合家庭聚餐或小型宴请。

一种放十到十二人桌,能满足中等规模的朋友聚会;还有一种要放十六到十八人桌,专门承接商务宴请。

对了,餐厅油污重,不管是一楼大堂还是二楼包间,地板一定要选防滑的,万一客人滑倒就麻烦了。”

陈永发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快速记录,一边记一边点头:“谭经理考虑得周到,防滑地板、隔音材料,还有包间规格,这些我都记下来了。”

这时李哲接过话头,补充:“陈经理,餐厅整体风格要往‘雅致’上靠,别太花哨,得让客人坐着舒服;另外后厨的排烟系统必须做好,尤其是烤鸭炉的烟,绝不能飘到餐厅里或者街道上,不然既影响客人用餐,又容易被投诉。

还有一点,所有设计都得符合安全规范,特别是防火要求,这事儿不能马虎。”

陈永发立刻在笔记本上圈出“排烟”“防火”两个关键词,抬头看向李哲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李总您放心,安全和防火是底线,我肯定按最高标准来设计。”

上午,他跟着李哲去全聚德参观,原本还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毕竟,烤鸭是人家全聚德的看家本事,一般人别说进烤鸭室看流程,就连靠近都难。

谁曾想,那位刘经理还真就同意了,而且还亲自领着他们进了烤鸭室,讲解了一些制作烤鸭的细节,这人脉关系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陈永发没想到:或许在全聚德刘经理眼里,李哲的新餐厅主营川菜,附带做烤鸭,根本算不上“竞争对手”,京城做烤鸭的也不差这一家,允许参观也只是卖个顺水人情。

“嗡……”就在三人围着空间布局讨论时,李哲腰间的寻呼机突然响了。

他低头一看,显示屏上跳动着钱多多的手机号,立刻跟谭静雅、陈永发打了声招呼:“你们先聊着,我出去回个电话。”

底商斜对面就有个公共电话亭,李哲走过去拿起话筒,按号码拨了出去,电话接通后直接开口:“喂,麻烦找下钱总。”

“李总,我就是钱多多啊!”电话那头传来钱多多爽朗的声音,“我跟广播电台的朋友搭了线,明天中午您有时间吗?咱们一块儿坐坐,把广告的事儿敲定下。”

“有时间,当然有时间!”李哲立刻应下,又笑着补充,“不过我对廊方市不熟,还是您定地方吧,这顿我请。”

“哎,那可不行!”钱多多语气带着几分热络,“都到了我的地盘,哪能让您请客?李总,明天上午十二点,咱们约在廊方市金光道的廊方饭店,那儿的菜味道地道,环境也清净。”

“行,那明天中午我带两瓶好酒,咱们好好喝几杯!”李哲说完,又跟钱多多确认了一遍时间地点,才挂断电话。

虽然钱多多没有明说,但他也猜到了——应该是广播电台做广告的事有了眉目,不然对方不会特意约见面。

等李哲回到底商,就见陈永发坐在临时搬来的木桌旁,手里拿着铅笔写写画画,纸上已经有了餐厅的大致草图;谭静雅则拿着尺子在后厨区域比划,时不时弯腰测量墙面距离。

看到李哲进来,谭静雅立刻直起身,指着后厨内侧的一间屋子说:“我刚琢磨了下,这里当川菜后厨最合适,空间够大,离前厅也近。

至于烤鸭室,我觉得可以放东侧,专门隔出一个独立空间,甚至能装一面玻璃墙——让客人能看到烤鸭烤制的过程,你觉得怎么样?”

李哲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反问:“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点子了?”

“还不是上午去全聚德受的启发!”谭静雅脸上带着几分雀跃,“说实话,我做餐饮这么久,也是头一次进烤鸭室,连我都觉得新鲜好奇,普通客人肯定更感兴趣。

要是能做成‘明厨烤鸭’,既能让客人放心食材,又能当成一个特色吸引客流,多好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