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之始茶馆
静雅茶馆隐在一条栽满梧桐树的僻静街巷里,青砖黛瓦,环境清幽。苏瑾特意早到了一刻钟,选了个靠窗的雅间,窗外是一方小小的枯山水庭院,夜色里更添几分禅意。
七点整,服务生引着一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苏小姐,久仰。”顾青舟微笑着伸出手。他看起来约莫三十岁上下,穿着质地精良的浅灰色羊绒衫,身形修长,气质温文儒雅,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清澈而温和,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顾先生,您好。”苏瑾与他轻轻一握,触之即分。
两人落座,点了壶陈年普洱。氤氲的茶香在雅间里弥漫开来。
“听陈教授说,苏小姐是古籍修复领域年轻一代中的翘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顾青舟言语谦和,姿态放得很低。
“顾先生过奖了,只是本职工作。”苏瑾语气平淡,目光落在顾青舟带来的那个深色木匣上,“这就是您提到的需要修复的古籍?”
“是其中一部分。”顾青舟将木匣轻轻推到她面前,“家道中落,许多旧物疏于保管,损毁严重。想着总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所以才冒昧打扰苏小姐。”
苏瑾戴上随身携带的白手套,小心地打开木匣。里面是几册线装书,书页泛黄脆弱,边缘有多处虫蛀和撕裂,品相确实不佳。她轻轻拿起一册,指尖拂过封面,并未感受到什么特殊的情绪波动,只是寻常的岁月沧桑感。
她仔细检查了纸张、墨迹和装订方式,初步判断是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民间刻本,内容似乎是地方风物志,有一定文献价值,但并非稀世珍本。
“破损程度确实不轻,主要是虫蛀和纸张酸化脆化,修复起来需要时间和耐心。”苏瑾专业地评估道,“顾先生如果确定要修复,我们可以签订正式的委托合同,我会根据修复难度和时间给出报价。”
顾青舟认真听着,点了点头:“价格方面不是问题,只求苏小姐能尽力恢复其原貌。”他顿了顿,状似无意地补充道,“说起来,家中早年也曾收藏过一些更古老的物件,可惜在动荡年间大多遗失了。听家中长辈模糊提起,好像有一面颇有些来历的古镜,似乎还与傅家有些渊源,也不知流落何方了。”
古镜?傅家?
苏瑾正在翻看书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她抬起眼,看向顾青舟。他正低头品茶,神色自然,仿佛只是随口提及一件家常旧事。
是巧合吗?她刚刚接触到傅家“山河镜”的秘密,就恰好遇到一个家传古籍需要修复、并且似乎知道傅家与古镜渊源的顾先生?
她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书册放回木匣,语气依旧平稳:“哦?这倒没听说过。傅家底蕴深厚,有些祖传旧物也是常理。”
顾青舟笑了笑,放下茶盏:“是啊,都是些陈年往事了。或许那镜子早就毁于战火,或者流落海外了。”他话题一转,又回到了眼前的古籍上,“那修复的事情,就拜托苏小姐了。合同和预付金,我稍后让助理准备好给您送过去。”
“好的。”苏瑾颔首。
两人又就修复细节和交接方式聊了几句,气氛融洽自然。但苏瑾心底的警惕性却已悄然拉高。这个顾青舟,出现得太过巧合,言语间看似无意,却总在关键处轻轻一点。
契约之始茶馆
他到底是谁?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藏家后代?还是……与那“栖梧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