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之始试探的涟漪
发现了古籍中隐藏的“凤栖梧”图案后,苏瑾对待这批待修复的书册,心态已然不同。她依旧严谨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但目光却像最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隐藏着信息的角落——版画的边角、注释的夹缝、甚至纸张水印的细微差别。
几天后,她主动联系了顾青舟,语气如常地约他在静雅茶馆见面,说是就修复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细节需要沟通。
顾青舟依旧准时赴约,温文尔雅,笑容和煦。
“顾先生,”苏瑾将几页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推到他面前,专业地讲解着处理虫蛀和加固纸张的方案,然后,话锋似不经意地一转,指向其中一张照片,那正是带有“凤栖梧”图案的古塔插图,“这幅塔基的纹样很特别,凤栖梧的意象,在本地建筑中似乎不常见。顾先生家学渊源,可知道这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她问得随意,目光却静静落在顾青舟脸上,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顾青舟端起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自然地送到唇边抿了一口,笑道:“苏小姐果然观察入微。这个图案,我也曾问过家中长辈,只说是早年一位友人偏好此纹,在一些器物和书籍上有所体现,具体渊源,倒是不太清楚了。”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表情也毫无破绽,仿佛那真的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装饰。
苏瑾心下微沉。他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完全否认,只是轻巧地将源头推给了“早年友人”。是掩饰,还是确有其事?
她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其他修复细节,仿佛刚才真的只是随口一提。顾青舟也配合地转移了话题,气氛依旧融洽。
但苏瑾心中的疑云却更重了。顾青舟的反应,太过于平静,反而显得刻意。
与此同时,傅承烨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李铭站在办公桌前,汇报着最新的发现:“傅总,我们查到顾青舟近期除了与苏小姐接触,还频繁出入几个私人拍卖会和古董俱乐部,接触的对象三教九流,其中不乏一些背景复杂的掮客。他似乎在暗中打听什么东西。”
傅承烨眼神锐利:“打听什么?”
“信息很零碎,但有几个关键词反复出现,”李铭压低声音,“‘镜子’,‘民国货运记录’,还有……‘南部码头仓库’。”
镜子!南部码头!
傅承烨猛地站起身,走到城市地图前,手指点在如今已是繁华商业区的南部码头旧址。傅沅当年失踪的江口码头在城北,而顾青舟却在打听南部码头?
是巧合,还是“山河镜”的线索本身就指向了不同的方向?或者,顾青舟在误导什么?
“还有,”李铭补充道,“我们尝试追溯顾青舟曾祖父顾宗翰的履历,发现他在某个特殊时期,曾负责过一批重要物资的南迁协调工作,权限很大,但具体经手事项记录大多遗失了。”
顾宗翰……协调物资南迁……“栖梧阁”那个秘密网络……
傅承烨感觉脑海中零碎的线索似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指向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契约之始试探的涟漪
“盯紧顾青舟,”他声音冷冽,“还有,查一下南部码头旧址附近,民国时期有没有隶属于傅家,或者与傅家关系密切的仓储记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