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尘岸的意思最佳答案 > 第二章 规则之下(第2页)

第二章 规则之下(第2页)

就在这时,一个挂着工作证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小林!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是博物馆负责此次展览的王主任。

他随即看到我身边的方舟,愣了一下,眼中掠过一丝惊艳和探究:“这位是……”

“他是……”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介绍。朋友?似乎还没到那一步。熟人?又显得太过生分。

“方舟。”方舟自然地接过话,向王主任伸出手,姿态从容不迫,带着一种惯常的、居于上位者的沉稳气度,尽管他已尽力收敛,但那份底蕴依旧在不经意间流露,“夕今的朋友,对良渚文化很感兴趣。”

王主任被他这份气场所慑,几乎是下意识地双手握住他的手,连声道:“您好您好!方先生一看就是学识渊博的人!”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他无需动用能力,他本身的存在,就已经打破了“普通”的范畴。

参观结束后,我们并肩走出博物馆。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

“谢谢。”我低声说。

“谢什么?”

“谢谢你……用普通人的方式,来讨论‘密码’。”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我,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林夕今,”他看着我的眼睛,无比认真地说,“遵守你的规则,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但请允许我,用我所能想到的、最‘普通’的方式,继续靠近你。”

“这种方式,可能会很笨拙。”他补充道,嘴角牵起一个微小的、带着些许自嘲的弧度。

那一刻,筑在我心中的那道堤坝,仿佛被一道温暖的浪潮,温柔地冲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原来,神明走下神坛,学习做一个凡人,竟是这样一件……动人心魄的事。

第二节

方舟所谓的“笨拙的方式”,很快让我有了更具体的体会。

他开始出现在我生活的其他角落,用一种近乎“偶遇”的逻辑。在我常去的图书馆,他会恰好坐在我对面的位置;在我面试失败后心情低落,沿着姚江漫无目的行走时,会“碰巧”在某个长椅边遇见他。

他没有试图安慰,只是递过来一瓶水,然后并肩走上一段,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比如江对岸那栋楼的建筑风格,或者最近读到的某本关于宋代市井生活的书。

他严格恪守着不用能力的承诺,这使得他的“偶遇”需要动用大量世俗的资源——人力、信息网、以及最宝贵的,时间。我逐渐意识到,对他而言,像个普通人一样追求一个女孩,或许是比处理上亿资金流动更耗费心力的难题。

这种认知,奇异地安抚了我内心残存的恐惧。当一个拥有神祇力量的人,选择用最凡人的方式、付出巨大成本来靠近你时,那份诚意,沉重得让人无法忽视。

然而,现实世界的引力,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不凡而消失。

我接到了一家本地文化公司的终面通知,职位是策划助理,与我专业相关,是我目前最有希望抓住的机会。面试前一晚,我有些紧张,在“拾光”整理资料到很晚。

方舟也在。他这几天似乎格外忙碌,视频会议一个接一个,尽管压低了声音,但我能捕捉到诸如“做空”、“对冲”、“恶意收购”之类的碎片化词语,每一个词都散发着与我所在世界截然不同的、冰冷而残酷的气息。

我们各自占据着世界的两极。

他结束最后一个会议,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真实的疲惫,走到我桌边。

“明天面试?”他问,目光落在我摊开的、写满笔记的本子上。

“嗯。”我点点头,下意识地合上本子,像护住自己微不足道的城池。

“需要我……”他顿了顿,显然在谨慎地挑选措辞,避免触犯规则,“……提供一些建议吗?关于商业策划案的逻辑构建。”

我摇了摇头。我知道,只要我点头,他或许能用几句话就点透我苦思冥想数日的关键,让这份策划案脱胎换骨。但这违背了我定下的规则,更违背了我想要依靠自己的初衷。

第二章规则之下

“不用了,谢谢。我想自己试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