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饶命!宝二爷饶命!是……是有人给了我二两银子,让我这么说的!我根本没看见贾兰作弊!是我诬陷他!”
真相大白!满堂哗然。
众人看向金荣的目光充满了鄙夷,而看向宝玉的目光,则充满了惊奇与敬佩。
贾兰更是激动得眼圈发红,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小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感激。
古先生长舒一口气,既欣慰于宝玉的成长,又恼怒于学中竟出此等丑事,当即厉声喝道:
“来人!将金荣带下去,严加看管!待我回明政老爷,再行处置!”
……
消息传回内宅,李纨听闻儿子竟遭遇如此污蔑,平日低调柔顺的她,第一次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她没有哭闹,而是立刻查探起来。
她深知金荣一个远支亲戚,若无人在背后撑腰,断不敢如此诬陷贾兰。
她命素云、碧月暗中留意,又通过相熟的婆子打听金荣近日与何人往来。
不过半日功夫,线索便隐隐指向了那个几乎已被众人遗忘的——赵姨娘。
李纨怒火中烧,但她强自镇定,将查到的蛛丝马迹梳理清晰,然后直接求见贾母。
荣禧堂内,李纨携贾兰跪在贾母面前,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和前所未有的坚定:
“老祖宗,兰儿今日在家学遭人诬陷舞弊,幸得宝兄弟明察秋毫,以理辩驳,方得清白。媳妇无能,但绝不能让人如此欺辱我儿!经媳妇查证,指使金荣诬告之人,极有可能是……赵姨娘!”
她将查到的线索一一道来,逻辑清晰,人证物证虽不直接,却环环相扣,指向明确。
“媳妇深知家宅以和为贵,但赵姨娘屡生事端,以往挑唆环哥儿便罢,如今环哥儿刚在老祖宗教诲下走上正途,她竟又将毒手伸向兰儿!若此次不严加惩戒,只怕日后更无法无天,祸及家门!”
贾母听着看向李纨,这个一向低调隐忍的孙媳,为了儿子,竟能爆发出如此缜密的心思和果决的力量,心中亦是感慨。
她又想起宝玉今日在家学的表现,心中慰藉之余,对赵姨娘这个搅家精更是厌恶到了极点。
“好,好个赵姨娘!”
贾母冷笑一声,“我原想着让她安生度日,她竟死不悔改!既如此,这府里也容不下她了!”
贾母当即下令,不容赵姨娘任何分辨,以“挑唆生事,诬陷嫡孙,败坏门风”之罪,命人即刻将赵姨娘捆了,堵了嘴,直接送去京郊的庄子上,严加看管,永不准再回府!
处置完赵姨娘,贾母又特意唤来宝玉。
她拉着宝玉的手,眼中满是赞赏:“好孩子,今日之事,你处理得极好!不枉费先生教导,祖母心甚慰。”
李纨对宝玉更是真心实意地道谢:“今日多亏了宝兄弟!若非你,兰儿他……”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宝玉忙道:“大嫂子言重了,兰哥儿是我侄儿,我护着他是应当的。”
贾母心中亦是欣慰不已。
她看着宝玉,这个曾经最让她头疼的孙子,如今正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方式迅速成长,展现出不俗的才华与担当。
而经此一事,李纨素来谨慎封闭的心扉,似乎也对宝玉,对整个家族,更多了几分依赖与亲近。
家族内部的凝聚力,正是在这般风雨同舟、相互扶持中,悄然滋长。
“好了,事情过去便罢了。”
贾母缓缓开口,目光温和地扫过几人,“兰哥儿受了委屈,更要勉力向学,方不负你二叔今日维护之心。珠哥儿媳妇,你也放宽心。一家人,原该如此。”
李纨含泪点头,看着身旁的儿子和挺身而出的小叔子,只觉得这深宅大院,似乎也比往日多了几分暖意。
??月初了,宝子们给个小票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