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
湘云立刻带着自己的丫鬟翠缕,又拉上厨房里相熟的婆子,一头扎进了大观园的小厨房。
她们翻看杂书,询问老仆,凭着湘云那股子聪明劲儿和旺盛的精力,竟真被她捣鼓出了好几样新奇吃食。
到了“番薯宴”那日,藕香榭水阁里充斥着焦香与甜糯的气息。
只见桌上不仅有烤得外皮焦脆、内里金黄的整个儿番薯;有去皮后碾成泥,混了蜂蜜、干果,用模子扣成花朵形状的薯蓣糕;还有切成骰子块儿,以热油炸至金灿灿、软糯糯,再挂了糖浆的拔丝番薯;甚至还有用番薯粉做的剔透粉丝,配着鲜汤,爽滑可口。
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几道用番薯嫩茎叶(番薯藤)烹制的菜肴:清炒番薯叶,蒜蓉番薯藤,甚至还有一道番薯藤鸡蛋汤。
起初众人见那绿油油的藤蔓也能上桌,还颇觉新奇甚至疑虑。
贾母作为林曦之时倒是吃过这番薯藤蔓,此番率先尝了一口清炒番薯叶,点头赞道:“嗯,清脆爽口,别有风味!”
众人这才纷纷下箸,一尝之下,竟都觉得清新解腻,十分可口。
正当众人夸赞湘云时,一向沉默寡言、只默默品尝的迎春,却忽地轻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
“这……这番薯藤,我似乎在医书上见过……它好像也是一味药。”
众人皆是一怔,看向迎春。
迎春见大家都望着自己,脸微微一红,声音更轻了些,却努力说得清楚:
“我……我近日在看《本草备要》,上面好像记载着,番薯藤,性凉,味甘涩,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可用于止血,还能治……治伤暑吐泻之症。
一席话,让原本热闹的席面安静了一瞬。
谁能想到,这看似寻常甚至被当作边角料的番薯藤,竟还有这般药用价值?
而发现这一点的,竟是平日里最不起眼、只知低头做针线的二姑娘迎春!
探春最先反应过来,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抚掌笑道:“二姐姐!你竟有这等见识!真真是真人不露相!你这医药班,果然没有白上!”
湘云更是直接跑过去拉住迎春的手,咋咋呼呼道:“好二姐姐!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番薯藤既是菜又是药,咱们这‘番薯宴’岂不是更有说头了?”
贾母连连点头:“好!好!好!云丫头心思灵巧!这粗粝之物,经你手一调理,竟成了这般可口食物。”
“二丫头心细如发,于医药一道确有天赋。可见凡事皆需用心。”
“这番薯若真能推广,不仅可饱腹,还能多变些花样,于民生大有益处!该赏!”
湘云被夸得眉开眼笑,更是来了兴致,拍手道:“老祖宗既说好,那我以后可要多多研究!这天下食材万千,做法更是无穷,若能都记录下来,汇集成册,岂不是一桩美事?”
探春与宝钗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这主意妙极!不如就在我们的《海棠新刊》上,为云丫头单独开设一个‘枕霞食单’的专栏,每期介绍一两道她研究、改良的各种新奇、美味又相对易得的食谱。”
“再为二姐姐开设一个‘菱洲药识’专栏,每期由二姐姐挑选一味常见易得、药食同源的草木果蔬,介绍其性味功效与简单用法。如何?”
湘云一听,喜得拉着探春的手直晃:“三姐姐!你此言当真?太好了!我定要好生经营这专栏,绝不叫咱们的新刊失色!”
迎春亦含笑点头。
于是,《海棠新刊》第三期便在这样一片丰收与创新的喜悦氛围中筹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