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红楼老祖宗求放过 > 第77章 帝心(第1页)

第77章 帝心(第1页)

自那日偶然在《海棠新刊》第二期上读到那篇《察狱新探》,刑部郎中贺均便一直心心念念。

几番周折,总算让他打听到了作者“潇湘妃子”与“怡红公子”的真身。

什么?

竟是贾存周那个衔玉而生的嫡子宝玉,和他那已故之妹贾敏的女儿所着?

贺均得到消息时,正在书房用茶,惊得差点摔了手中的茶盏。

贾敏他是知道的,当年在京中便有才女之名,其夫林如海更是当今圣上钦点的探花郎,学问人品都是一等一的,他们的女儿有如此才情,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可那贾宝玉……

那不是个只知在内帏厮混、被传为“混世魔王”的纨绔子弟吗?

他也能写出这般逻辑严密、见解独到的文章?

莫不是捉刀代笔?

疑虑之下,贺均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竟真的向贾府递了拜帖,言明欲与撰文者探讨刑名之学。

贾政接到帖子,又是惶恐又是惊喜。

惶恐的是贺均乃刑部实权官员,素无往来;惊喜的是宝玉的文章竟能引来如此人物的关注。

他忙不迭应下,亲自陪着宝玉在梦坡斋接待。

贺均初见宝玉,见他果然生得俊秀非凡,眉眼间自带一段风流韵致,心下先存了三分“绣花枕头”的偏见。

然而,待他引了几个疑难案例发问,宝玉对答之间,竟无半分怯场,引经据典,剖析法理人情,思路清晰,角度新颖。

尤其是对“程序正义”和“防止冤狱”的坚持,竟与那《察狱新探》中的观点一脉相承,甚至更有发挥。

贺均越听越是心惊,那点偏见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讶与激赏。

“存周兄,虎父无犬子啊!”

贺均忍不住对贾政感叹,“令郎于律法一道,确有天赋异禀!以往传闻,未免失之偏颇了!”

贾政听得心中熨帖,口中却连连谦逊:“小儿胡言乱语,当不得贺大人如此谬赞。”

一番长谈,贺均心满意足而去。

待到《海棠新刊》第三期一出,他更是迫不及待地命人去抢购。

这一期,不仅有宝玉黛玉关于律法的续作,更有贾蓉记录的番薯试种成功经验与详细操作流程图,贾兰制作的清晰产量数据与推广预测模型,湘云俏皮实用的番薯美食谱,以及迎春细心标注的番薯藤药用价值说明……

内容之丰富扎实,视角之多元新奇,再次让贺均拍案叫绝,对贾府这群年轻子弟彻底改观。

……

养心殿内,皇帝刚处理完一批紧急奏章,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目光扫过御案一角,那里整齐地摆放着新送来的第三期《海棠新刊》,以及……

御案脚边,一只还带着湿润泥土的竹筐,筐里是十几个硕大饱满、红皮黄心的番薯,个个都有碗口大小,散发着泥土的清新气息。

皇帝的目光先落在那些番薯上。

他早已看过第二期刊物上关于高产作物试种的初步消息,当时便留了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