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实实在在的丰收果实摆在眼前,视觉冲击力远比文字描述来得强烈。
他俯身拿起一个,在手中掂了掂,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头也是一沉——是欣喜的沉重。
“戴权,”皇帝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去传户部尚书沈严即刻入宫。”
“奴才遵旨。”
戴权躬身应下,悄悄瞥了一眼那筐番薯和皇帝手中的刊物,心中了然。
不多时,户部尚书沈严匆匆赶来。
皇帝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指着那筐番薯和摊开的《海棠新刊》第三期,沉声道:“沈爱卿,你来看看这个。”
沈严依言上前,先是看了看那硕大的番薯,眼中闪过讶异,随即仔细阅读刊物上贾蓉记录的详细种植过程、产量数据和贾兰制作的预测模型。
他越看神色越是凝重,作为掌管天下钱粮户籍的尚书,他太清楚如此高的粮食产量意味着什么!
“皇上,此物……此物若果真如这刊中所载,产量数倍于稻麦,且不择地力……”
沈严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实乃天佑我大周,解民饥馑之神物啊!”
皇帝点了点头,指尖点着刊物上贾兰绘制的推广预测图:
“你看这贾府子弟所做预测,虽显稚嫩,却条理清晰。”
“朕意,由你户部牵头,即刻选派精干官吏及老成农事官,前往贾府那大观园……嗯,稻香村试验田,实地勘察验证。”
“若果真无误,便以此为基础,拟定详细章程,先在京畿地区择地试种,总结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此乃利国利民之根本,不得有误!”
“臣!领旨!”沈严深知此事重大,神色肃然,躬身领命,“臣定当亲自督办,尽快落实!”
待沈严退下,皇帝又拿起那本《海棠新刊》。
翻到湘云写的“云姑娘食单”专栏,看着上面绘声绘色描述的“烤番薯”、“拔丝番薯”、“番薯粉”甚至“清炒番薯叶”,不由得失笑,对侍立一旁的戴权道:
“瞧瞧,这贾府的哥儿姐儿们,倒是会折腾。不仅种出来了,连怎么吃都研究得明明白白。”
他饶有兴致地吩咐,“去,让御膳房按这食单上所写,挑几样简单的,做来朕尝尝。”
又顿了顿道:“给皇后……和贾妃那里也送去尝尝。”
“嗻。”戴权笑着应下,又道,“皇上,这贾府……自那史老太君主持以来,倒是真出了几个不凡的子弟。”
“通律法的,精农事的,善算学规划的,连几位姑娘,也是各有所长。真真是人才辈出,与前些年听闻的,大不相同了。”
皇帝闻言,目光再次落在那刊物和番薯上,沉吟良久,才缓缓道:“是啊……人才辈出。”
这贾府,似乎比他预想的……更有价值。
这些年轻子弟展现出的才华与务实精神,或许……正是如今这积弊渐生的朝局,所需要的一股新风。
只是……这风,最终会吹向何方,又能为他所用到何种程度,还需……拭目以待。
御膳房很快便将几样番薯制品呈了上来。
皇帝尝了尝烤得焦香流蜜的番薯,又夹了筷清脆爽口的清炒番薯叶,微微颔首。
味道虽不算绝世美味,但想到其背后蕴含的民生希望,便觉口中之物,也带上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早上好啊各位!顺手投个票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