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京城,在皇帝驾崩的阴霾笼罩数日后,迎来了一个看似充满希望却又暗流涌动的日子——太子李天泽的登基大典。这一天,京城的天空格外晴朗,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仿佛给这座历经沧桑的都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氛围之下,实则隐藏着无数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各方势力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准备在这场权力的盛宴中伺机而动。
皇宫内,一片忙碌景象。太监和宫女们穿梭其中,脚步匆忙却又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一丝差错。礼部官员们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反复检查着登基大典的各项流程和布置。在那宏伟的太和殿内,金色的龙椅被擦拭得闪闪发光,仿佛在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龙椅上方,巨大的匾额上“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此刻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
而在东宫,李天泽正端坐在铜镜前,由宫女们为他换上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袍。这件龙袍,绣工精美绝伦,金线绣成的巨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李天泽看着镜中身着龙袍的自己,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潮水般向他涌来。他深知,今日的登基大典,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场与楚藩王等各方势力的较量。“从这一刻起,我便要肩负起整个大魏的兴衰荣辱,这担子重如泰山,可我绝不能退缩。”他在心底默默给自己打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坚定。
“殿下,您看这龙袍可还合身?”一位宫女轻声问道。
李天泽微微点头,说道:“合身,辛苦你们了。”他的声音沉稳,却难掩内心的波澜。
这时,林羽和苏哲匆匆走进来。两人看到李天泽身着龙袍的模样,不禁眼前一亮,随即单膝跪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天泽连忙起身,扶起两人,双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臂,目光真挚地说道:“二位先生,往昔承蒙你们出谋划策,助我应对诸多难题。今日朕即将登基,往后大魏的江山,更需仰仗二位。”林羽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激动地回应:“陛下放心,臣等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排忧解难,为大魏的昌盛倾尽所能。”苏哲用力点头,补充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臣等定与陛下并肩同行,不离不弃。”
林羽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楚藩王等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今日登基大典,我们必须多加小心。”
苏哲也点头说道:“是啊,陛下。臣听闻,楚藩王的亲信们近日在京城内四处活动,他们恐怕在策划什么阴谋。我们已经加强了皇宫和京城的守卫,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李天泽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楚藩王,你这老狐狸,我定不会让你破坏我登基的大事,更不会让你有机会颠覆大魏。”随后说道:“本陛下也有所耳闻。这楚藩王,真是贼心不死。不过,他若敢在今日闹事,本陛下定让他有来无回。”李天泽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那是一种对权力的坚定守护和对敌人的无畏。
此时,礼部尚书匆匆走进来,说道:“陛下,吉时已到,请陛下移步太和殿。”
李天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心中默念:“是时候了,踏出这一步,大魏的命运便与我紧紧相连。”说道:“好,摆驾太和殿。”
随着一声悠扬的钟声响起,李天泽在一众侍卫和大臣的簇拥下,缓缓向太和殿走去。一路上,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天泽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这些百姓对我满怀期待,我定要让大魏繁荣昌盛,不负他们的信任。”
就在队伍前行时,负责安保的侍卫统领快步走到李天泽身边,低声说道:“陛下,前方街道已反复清查,但臣仍觉不可大意,还请陛下务必小心。”李天泽微微颔首,轻声回应:“有你在,朕放心。务必护好百姓,莫让无辜之人受牵连。”
然而,就在李天泽快要到达太和殿时,意外发生了。突然,人群中冲出几个手持利刃的刺客,他们直奔李天泽而去。周围的侍卫们见状,立即冲上前去,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一时间,场面陷入了混乱。
“保护陛下!”林羽和苏哲大声喊道,他们也抽出佩剑,加入了战斗。
李天泽脸色阴沉,心中又惊又怒。“这些刺客,必定是楚藩王派来的。这老匹夫,竟敢如此大胆,在我的登基大典上行刺,简直罪无可恕!”他咬牙切齿地想着,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手中也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混乱中,一位年轻的侍卫为了替李天泽挡下刺客的攻击,手臂被利刃划伤。李天泽见状,焦急喊道:“快,保护好自己!”那侍卫咬着牙,回道:“陛下安危为重,臣万死不辞!”在侍卫们的奋力抵抗下,刺客们逐渐被制服。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让原本庄重的登基大典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天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龙袍,心中暗暗发誓:“这次的刺杀不会打倒我,只会让我更加坚定地铲除楚藩王势力。”说道:“继续前进,本陛下倒要看看,还有谁胆敢在本陛下的登基大典上闹事。”
当李天泽踏入太和殿时,殿内的大臣们纷纷跪地行礼。李天泽走上高台,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大臣们。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新身份的担当,也有对局势的警惕。此刻,他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自己终于登上皇位而感到一丝欣慰,另一方面又深知前路布满荆棘,楚藩王的威胁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我既已坐上这龙椅,便要掌控大魏的乾坤,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大魏的安宁。”
“诸位大臣,今日本陛下登基,大魏将迎来新的篇章。本陛下定当勤政爱民,带领大魏走向繁荣昌盛。”李天泽的声音在太和殿内回荡,坚定而有力。
然而,楚藩王的亲信赵德却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今日登基大典,竟发生刺客行刺之事,这恐怕是不祥之兆啊。陛下,您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继承皇位?”
李天泽心中大怒,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但他强忍着怒火,暗自告诫自己:“不能冲动,这赵德明显是受楚藩王指使,故意来扰乱朝堂,我若发怒,便中了他们的圈套。”随后说道:“赵德,你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这些刺客,分明是楚藩王派来的,他妄图破坏本陛下的登基大典,颠覆大魏的江山社稷。本陛下一定会将他绳之以法。”
这时,吏部尚书孙成快步上前,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圣明!赵德,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陛下监国期间,便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心系百姓,力挽狂澜。这皇位,陛下当之无愧。你若再敢胡言,朝堂律法绝不轻饶!”孙成说罢,目光如炬地瞪着赵德,朝堂上众多大臣纷纷附和,对孙成的话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