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那可太好了!不瞒诸位,小生早年读了几年私塾,除了会背几句之乎者也以外啥也不会。如果能进着朝阳书院学些真本事,将来哪怕考不上状元,也能找一个好的营生来养活自己”。
现在又不是进京赶考的时候,更何况乡试、会试、殿试才过去多久,他之所以来京城,就是听说朝廷会在京城时不时招募一些工人劳作,所以他此次来就是为了碰运气。
周围百姓闻言纷纷点头随声附和,脸上全是期待的表情。
近些年,京城的房价居高不下,许多百姓都居住在狭窄的胡同里。
而学堂呢?官府的国子监只收宦官子弟,根本不收普通百姓。
但是私塾,学费又十分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没有钱来供家里的孩子读书。
如今好了,皇上这两条新政正好弥补了他们心中期盼已久的希望。
……
“诸位爱卿,各位乡亲父老,今日朕在此地举行奠基大典,一来呢,为幸福居破土奠基。二来呢,为朝阳学院立基。朕自亲政以来,见京城百姓多有居无定所之辈,子弟少有求学之路。今朕决定开历史先河,等朝廷建设的朝阳学院建成招生,天下百姓不分贵贱,都可以有机会入学院读书。同时呢,也愿我大清百姓皆有安身之所”。
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百姓们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
现场的欢呼声不绝于耳,直到嘉庆帝挥手示意方才逐渐停了下来。
“请问皇上,朝阳学院录取可有标准?若录取者学问参差不齐,学院老师又该如何教导?总不能一概而论,重新讲起吧?那未免对我们这些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的学子太不公平了”!
皇家建设的朝阳学院谁不想进?未来风头肯定能胜过国子监。
可皇上如果废除阶级录取权限,不出三年,朝阳学院的学子都人满为患,那还能体现优越等级?
“说得好!你是何人啊”?
嘉庆帝正愁没机会说明朝阳学院的特殊性,没想到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这难道是伍秉鉴事先找来的托?
“启禀皇上,学生是国子监学子”。
“很好,原来是国子监学子,那你一定有学问在身了?正好,趁众爱卿都在此,朕宣布一件事,废除国子监,保留翰林院”。
国子监是宦官子弟学习的场所,而翰林院则是高中以后,没有官职傍身,暂时就在翰林院参与修书等工作,等待机会入朝为官。
“皇上万万不可啊!国子监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清的重要人才储备地方,如果废除,恐对朝局不利啊!再说,如果废除国子监,这些学子该何去何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