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新笔趣阁 > 第532节(第3页)

第532节(第3页)

“只是,将来你与崔卿,归葬何处?”

圣神皇帝转头向姜握问道:“朕记得,先帝临去前,是给崔卿选了陪葬墓的。”

若无帝王特意指留墓地,陪葬于帝陵之人,是由身份高低来决定距离帝王陵墓的远近。

诸如儿女子孙嫔妃(位分高者),自然是最近的一批,其次就是宗亲、勋贵有爵有功者,再次为朝臣——

所以先帝临去前,才不得不特意给好友选个墓地:否则就以崔朝的身份官位,又一世无功无爵,别说想葬到离陵寝近的好墓地去了,按朝臣的标准,他根本就陪葬不进乾陵。

先帝只得暗箱操作一下。

而当年先帝为崔朝选陪葬墓的时候,自然没想过姜握如何。在他看来,夫妻一起葬进来陪他就是了。

然而此时,圣神皇帝却不得不有此一问。

若崔卿遵先帝之旨,全先帝之遗愿,葬于乾陵,那么她……

姜握的语气如日升月落一般自然道:“我当然与陛下一起。”

至于这一世的姻缘:“生而相伴死为邻,也很好。”

刚刚送走两位至亲的姜握,体会尤甚:“若幽冥中魂魄可知,自能相会再见;若死后无知无觉,莫说是葬在一处,便是将两人烧成灰,骨灰混在一个坛子里,又有何用。”!

第355章双重君臣相得

乾陵。

献殿高宗神位之前。

圣神皇帝定下帝陵事,就再次上了香,似在与幽冥之中的先帝,告知这个决定。

之后,圣神皇帝轻轻拍了拍手中的敬香余末,然后开始一件件翻看献殿中供奉的先帝生前御服。

毕竟,也过去了几个四季,只恐在这里供奉的人不够上心,有衣裳霉变都不知。

而姜握则已经想到了旁的事——

修皇陵,着实是一笔大的开销。

当年太宗皇帝所说起的‘因山为坟’能够‘省子孙经营,不烦费人工’,也只是相对于平地大造山陵。

是一种相对的‘省’。

实则,还是要耗费人力物力的。

这还让姜握想到当年一桩旧事:先太子李弘过世后,先帝就甚为悲痛,下旨以天子之礼为太子送殡,并为之起恭陵(一般只有帝后的墓才能叫做陵),百官亦要随之着三十六日降服。

不比昭陵、乾陵,都是皇帝登基后就开始修,有安排有计划,工期也不急。

当时李弘的陵可是等着要用的。

于是朝廷征工甚急,以至于‘民厌苦之,投石伤所部官司,至相率亡去’。[1]

到了这种引发民怨的徭役程度,当时在朝上的宰相们是集体上过书劝谏的——原本顾忌着帝后失子之痛,对先帝下旨修陵而非墓都未有深劝(主要先帝的性格也不是听人劝的)。

但发生民工大逃亡,甚至因打伤了官员甚至可以说是哗变之事,宰相们再不能不管了。

群臣劝谏,这才劝得先帝罢手。

然这种事一旦发生过,不可能了无痕迹,史书是一定要记一笔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