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了那道要命的命令走出大殿,感觉背上像被无数根针扎着——那些文武百官的目光,有轻蔑的,有好奇的,更有带着杀意的,盯得我浑身不自在。
三天!对于庞大的帝国机器来说,可能只是眨个眼的功夫,但对于此刻生死一线的我来说,这特么是我唯一翻盘的机会啊!
回到我那临时开辟、连牌子都还没挂稳的“食政司”筹备处,阿芜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口团团转了。
“姐姐,陛下他是不是……”
我直接摆摆手打断她,现在没时间解释。我径直走到那张简陋的书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竹简,笔尖蘸饱了浓墨,深吸一口气,写下“食政司筹建条陈”七个大字。
我没工夫空想,必须立刻把脑子里已经琢磨了无数遍的蓝图,变成实实在在、能落地执行的东西!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几乎是拼了老命。借着陛下那道上方宝剑般的旨意,我从少府、大农这两个衙门连哄带吓,抽调了他们手下最有经验的工匠和几个识字、脑子灵活的小吏。然后把宫里一处废弃多年、堆满杂物的旧膳房,硬是改造成了我们食政司的第一个工坊。
眼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改良北方边关军队那坑死人的粮食!
旧制的那种纯粟米饼,说是军粮,真特么不如说是刑具!
我可是亲眼见过从边关运回来的样品,黑不溜秋、硬得跟石头似的,还带着一股子洗都洗不掉的霉味,闻着都想吐。
士兵们长期吃这玩意儿,不得夜盲症那才叫见鬼了!
我的改良方案,其实在领命的那一刻,脑子里就已经非常清晰了。
我给这新玩意儿起了个名字,叫“耐储军粮砖”。
主料用的是蒸熟后晒干、再碾碎的红薯干,这东西能提供充足的糖分和饱腹感;辅料是炒得香喷喷的豆粉,能补充蛋白质,让士兵们更有力气;最关键的一味,是切得细细碎碎的苜蓿草干。
这玩意儿在秦朝,基本都被当成喂马的草料,没人看得上。但它里面富含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正是治疗夜盲症的特效药!这可是我的知识外挂!
把这三种东西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用沉重的大石磨压制成统一尺寸的方正砖块,再彻底烘干,就能封存起来,长期保存了。
除此之外,我还让人去海边,把那些渔民们当垃圾扔掉、根本不屑于吃的海带,反复清洗、晾晒得干透,然后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混入少量的盐和一些提味的香料,用防潮的油纸单独包成小包。我管这个叫“调味海带末”。
戍边的士兵们在吃那种干巴巴的粮砖时,只需要撒上这么一小撮,不仅能立刻让味道变得好吃很多,更重要的是,还能补充他们身体里极度缺乏的碘元素,预防大脖子病!
第一批试用的,足足五百箱、五万块军粮砖,马上就要装车运往北边的云中郡了。
我心里清楚得很,这一路山高水长,绝对不会太平。赵高那双阴险恶毒的眼睛,肯定在暗处死死地盯着我,就等着我出错呢。
为了以防万一,我亲自去监督最后一道封装工序。
当工匠们把一块块粮砖整齐地码放进木箱时,我取来一枚特意让人打造的特制微型铜印,在每一块粮砖最不起眼的边缘角落,都用力压下一个清晰的阳文编号。
“阿芜,”我把一封封好口的密信郑重地交到她手里,压低声音嘱咐,“你想办法,连夜把这封信送出去,交给我们安插在云中郡的自己人。信上要写清楚,凡是收到粮砖编号在‘甲字一号’到‘甲字百号’这个范围内的屯长,那都是我亲手封装、绝对可靠的真品,可以放心大胆地给士兵们吃。其他编号的,一概视为可能被动了手脚的伪劣产品,必须立刻原地封存,并且马上写报告上报,绝对不允许入口!”
这招,是我从现代社会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里学来的,简化版,但用在古代,效果绝对致命!
他赵高就算手眼通天,也绝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仿造出上万个一模一样的、带着特定阳文编号的微型铜印!这就是防伪的关键!
一个月后,一份来自云中郡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像一道闪电,直接送到了咸阳宫。
是捷报!